讀經筆記|《創世記》第十章

讀經筆記|《創世記》第十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世紀》第十章記載挪亞三子閃、含、雅弗的後代,如何分散在地上各地,形成列國、方言與地區。此章常被稱為「列國表」(Table of Nations),其內容似乎偏重歷史與族譜,但在屬靈層面,卻蘊含深刻的神學意涵。

一、神主權下的族群延展

第十章重複出現的詞語「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地土、邦國」(如10:5, 10:20, 10:31),顯示人類的擴展非偶然發展,而是出於神的主權安排。挪亞的後裔各按神的旨意,被分派在不同的地理與文化區域中。這反映出使徒行傳十七章二十六節所言:「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列國的興起與分布,是神計畫中的一部分,非人意可操控。

二、人類同源,彼此有責

《創世紀》第十章清楚指出,無論是哪一族、哪一方言,皆源於挪亞的三子,追溯起來是一個家庭的後裔。這一事實在屬靈上提醒我們,人類本為一家,互有關聯,不應因膚色、語言或文化差異而彼此輕看。這也為日後福音向萬邦傳揚奠定根基,因福音本是為全人類預備的。

三、歷史中的審判與恩典並存

第十章在含的後裔中提到迦南(10:6),而迦南後來成為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時的主要敵對民族。此章節不僅預示神對罪惡族群的審判(參9:25),同時也顯明神長遠的忍耐與時機的預備——祂不立刻毀滅,而是容讓歷史發展,直到審判合時臨到(參創15:16)。這呼應神既公義又有恩慈的性情。

四、列國興起為基督作鋪陳

雖然第十章尚未提及亞伯拉罕與以色列,但正是這些列國的背景構成了神救贖歷史的舞台。當中如示拿(10:10)後來成為巴別的所在地,又如含的後裔中出現尼祿與亞述,皆與聖經歷史發展密切相關。神藉著這些族群的歷史,預備了基督降世的世界背景,使救恩能臨到萬邦。

《創世紀》第十章不是冷冰冰的族譜記錄,而是啟示神對人類歷史主權掌控的一章。它提醒我們:列國的出現源於神的計畫,人類的分散並不削弱神的旨意,反而更彰顯祂在萬國中掌權的智慧與慈愛。作為信徒,當以此為鑑,更當為萬族得聞福音而禱告、行動,因我們所信的神是萬國之主。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4K會員
80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世紀》第九章記載洪水之後,神與挪亞所立的約,以及人類歷史的新起點。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本章揭示了幾個核心主題:神對生命的重視、對人類的召命與治理責任、以及祂信實不變的約定。
《馬太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世上事奉的一段重要歷程,展示祂醫治的權柄、赦罪的權柄,以及祂對罪人與病人的憐憫。整章經文不僅呈現耶穌的神性與人性,更彰顯神國臨到人間的實際意義。以下就此章的主要事件,簡述其屬靈要義。
《馬太福音》第八章緊接著登山寶訓,記載主耶穌從山上下來後的事工實踐。本章重點在於顯明耶穌的權柄與憐憫,並藉著具體事例說明祂對信心、潔淨、順服與門徒代價的教導。本文將從四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創世紀》第九章記載洪水之後,神與挪亞所立的約,以及人類歷史的新起點。從屬靈的角度來看,本章揭示了幾個核心主題:神對生命的重視、對人類的召命與治理責任、以及祂信實不變的約定。
《馬太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世上事奉的一段重要歷程,展示祂醫治的權柄、赦罪的權柄,以及祂對罪人與病人的憐憫。整章經文不僅呈現耶穌的神性與人性,更彰顯神國臨到人間的實際意義。以下就此章的主要事件,簡述其屬靈要義。
《馬太福音》第八章緊接著登山寶訓,記載主耶穌從山上下來後的事工實踐。本章重點在於顯明耶穌的權柄與憐憫,並藉著具體事例說明祂對信心、潔淨、順服與門徒代價的教導。本文將從四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