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八章緊接著登山寶訓,記載主耶穌從山上下來後的事工實踐。本章重點在於顯明耶穌的權柄與憐憫,並藉著具體事例說明祂對信心、潔淨、順服與門徒代價的教導。本文將從四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一、耶穌權柄的彰顯(太8:1-17)
本段記錄耶穌行了三個醫治神蹟:潔淨長大痲瘋的(太8:1-4)、治好百夫長僕人的病(太8:5-13)、以及彼得岳母和群眾的病(太8:14-17)。其中的核心信息是耶穌擁有超自然的權柄,不僅能醫治肉體疾病,更能潔淨人屬靈的污穢。特別是在5至13節中,百夫長表現出非凡的信心,他說:「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太8:8)耶穌隨即稱讚他的信心比以色列中任何人都大,並說:「信的人從東從西要來,在天國裡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第11節)這段話指出,天國的門向萬民敞開,信心,而非出身,是進入天國的條件。
二、門徒呼召與代價(太8:18-22)
當耶穌要渡海之際,有兩個人表達願意跟從祂。耶穌卻沒有立即肯定,反而指出跟從祂的代價與挑戰。祂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這提醒門徒,跟隨基督不是尋求安逸,而是預備好犧牲與撇下。
耶穌又對另一人說:「跟從我,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吧。」(太8:22)這話語看似嚴厲,實則指出屬靈生命的重要性超過地上的責任,跟從主必須把握當下,不能拖延。
三、平靜風浪的主(太8:23-27)
耶穌與門徒上船,途中遇見大風暴,門徒驚慌失措,耶穌卻平靜海浪。祂對門徒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甚麼膽怯呢?」(太8:26)這段強調信心與信靠的重要。即使身處風浪之中,若主與我們同在,便無須懼怕。
耶穌斥責風和海,風浪立刻平靜,門徒驚訝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太8:27)這表明祂對自然界擁有創造主的權柄,顯出祂神子的身分。
四、趕鬼顯明權柄(太8:28-34)
最後,耶穌來到格拉森地區,趕出兩個被鬼附的人身上的污鬼。鬼懇求耶穌准許牠們進入豬群,耶穌說「去吧!」(8:32),牠們便出來進入豬群,豬群隨即跳崖淹死。這顯出耶穌不僅有醫治病人的能力,也有轄制邪靈的權柄。
然而當地人見此情景,卻「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第34節)這反映出人常因自身利益受損而拒絕基督,寧願保留安逸,也不願迎接真理與救恩。
《馬太福音》第八章以具體事例展示耶穌的神性與主權,並教導門徒應有的信心、委身與警醒。無論是疾病、自然災害,或屬靈爭戰,耶穌都掌權。屬靈的關鍵不在於眼見的神蹟,而在於是否真實信靠這位擁有一切權柄的主,願意為祂放下一切,跟隨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