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在世上事奉的一段重要歷程,展示祂醫治的權柄、赦罪的權柄,以及祂對罪人與病人的憐憫。整章經文不僅呈現耶穌的神性與人性,更彰顯神國臨到人間的實際意義。以下就此章的主要事件,簡述其屬靈要義。
一、赦罪與醫治:神國權能的彰顯 本章的起首,耶穌醫好一個癱子(太9:1–8),並且宣告說:「小子,放心!你的罪赦了。」(太9:2)這一舉動引起文士心中的議論,認為祂僭越神的權柄。耶穌卻藉此指出,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此處不僅彰顯耶穌醫治疾病的能力,更顯明祂能赦罪的神聖權柄。屬靈角度看,這一事件提醒信徒,罪的赦免才是真正的醫治起點,耶穌來是為拯救世人的靈魂,而不只是解除肉體的痛苦。
二、召喚罪人:恩典臨到不配之人
接著,耶穌呼召稅吏馬太作門徒,並與罪人一同坐席(太9:9–13)。當法利賽人質疑祂與罪人來往時,耶穌回答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9:12)祂來是要呼召罪人,不是義人。此言點出福音的核心——恩典是給那些承認自己有病、有罪的人。屬靈上,這教導我們要以謙卑的心領受神的恩典,而非以自義的態度拒絕救恩。
三、信心與神蹟:人的回應與神的作為
本章中,數次提到人的信心與耶穌的回應:血漏婦人心中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太9:21);管會堂的來拜耶穌,求祂使女兒復活(太9:18);兩個瞎子喊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太9:27)。耶穌都因他們的信心而施行神蹟。屬靈意義上,信心是人對神國介入的回應。耶穌的作為並非出於人的功勞,而是出於對信心的肯定與恩典的施予。
四、收割的需要:宣教使命的開端
章末,耶穌走遍各城各鄉,醫病、傳道,憐憫群眾如同羊沒有牧人(太9:35–36)。祂對門徒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7)並吩咐門徒為此禱告。這段話是對教會宣教使命的初步鋪陳,預告接下來第十章的差遣。屬靈上,這提醒信徒不僅是得醫治、蒙赦免的受益者,更是應當回應主憐憫,參與祂工作的工人。
《馬太福音》第九章呈現耶穌的全備權柄與慈憐,從赦罪到醫治、從呼召罪人到差遣門徒,皆指出神國的臨到與人對此的回應。屬靈的重點不在於神蹟本身,而在於透過神蹟顯明的主耶穌身份,以及祂對失喪靈魂的關懷。今日信徒閱讀此章,應當以信心領受主的赦罪恩典,謙卑跟從主的呼召,並願意起來為主收割莊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