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開店這件事,從一開始就在計畫裡。
只是我們想做的,不是那種——你說得出味道,但吃完也很快忘記的麵包。
主廚早年在一家區域型連鎖烘焙品牌的中央廚房工作,
一待就是十幾年。那不是隨便烤幾顆麵包的工作, 是每天要顧整體流程、控管品質,還得應付幾間分店的出貨節奏。
但那時候做的,大多是老闆想要的東西。
我們心裡其實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做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標準, 是我們真的想吃,也願意分享出去的那一種?
後來,我們開始試著打造自己的配方。
不是從零開始,而是把這些年累積的經驗、食材理解、比例感, 慢慢轉成屬於我們的節奏。
每一款麵團、每一種餡料,
即使已經到達我們覺得「可以出品」的標準, 主廚還是會再試。只要有新的原料,他就想知道能不能更好。 這不是完美主義,是一種習慣。
從竹北到台南:灃頌的第一段路
我們選擇在竹北開了第一間實體店。
那裡是夥伴的出生地,也算是有一點地緣關係。 我們不是先在家裡試著做、再決定開店, 一開始就清楚灃頌想成為什麼樣的麵包店。
灃頌的麵包,不是邊賣邊修的實驗品,
而是早就設定好的標準與想法。
即使客人吃了說很好吃,主廚還是會測試不同品牌、不同食材,
試著讓「好」變得「更好」。 這不只是職人的堅持,更是一種對麵包細節的尊重。
我們在意的不只是當下的酥脆與香氣,
還希望那顆麵包,隔天吃起來也仍然柔軟、保有風味。
因為我們相信,一顆麵包真正的價值,不只在出爐的那一刻。
回到台南:重新紮根
後來,我們決定回到台南。
主廚是台南人,加上父母年事已高,身邊許多重要的人也都在這裡, 我們想,就讓灃頌在這裡落腳吧。
雖然我們不是特別擅長經營社群或行銷,
但還是希望,能讓想吃到這樣麵包的人,有機會發現我們。
很感謝不吝分享與好評的新舊朋友,讓我們走得沒那麼孤單。
我們的麵包,也是一種生活風景
我們不是最有名的麵包店,也不是排隊名店,
但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間真正用心做麵包的地方, 一間不靠添加物、不妥協風味的烘焙坊, 也許灃頌,會是你願意收藏的那一種存在。
我們還在努力讓更多人認識我們,
但也相信,願意慢慢做的人,總有一天會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