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哭啥

到底在哭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愛哭」這個主題,簡直是我的主場😎

要說最近一次是什麼時候想哭呢?
如果我想不起來也沒關係,因為我可以現在立刻三秒落淚

感動的時候哭,難過的時候哭,甚至生氣的時候也會哭
總之我只要有一點情緒波動
第一時間我會先眼眶泛紅,然後開始哽咽
感性的時候就算了
要跟人家吵架的話,看起來真的超廢


不過我現在慢慢地接受自己的這項設定了
我也不曉得那陣熏紅了我的眼眶的情緒是從何而來
也許是源自高敏感?
源自Fe天然的想逃避不和諧的氛圍?

總之在我長期平靜(面癱)的時光裡
哭這件事真的是我的人生課題
事實上我並沒有什麼過於揪心的過往
眼淚的意義在我的自我覺察路程裡始終是個謎


為什麼我看別人的故事也容易哭呢?
我也不曉得,也許是我的鏡像神經元特別活躍?

以MBTI的角度來說
也許是因為我的 Fe 在優勢位的關係?

對我來說,情緒不是「我感受到你」,而是「我變成你」
我不是「想像我站在你的位置」看這件事,而是我「彷彿就附身在你當時的記憶」裡
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切


所以有人也跟我一樣是個究極愛哭包嗎?
歡迎分享你的經驗,讓我知道我不孤單(TT)

內容總結
也許我們需要好好哭一場
0
/5
avatar-img
▙ 心靈探索隨筆 ▞
1會員
6內容數
紀錄一些探索心理迷霧的過程,注意生活中的PM2.5的同時,別忘記關注積灰已久的心靈。(這裡會充滿INFJ、自我覺察之類的內容,結構隨意,謝謝你的到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BTI、星座、九型人格…這類的分類系統能提供我們起點的敘事語言,但不能成為最終的自我定義。 你是故事,是過程,是那個能夠不斷看見自己、轉化自己的人。 分類,只是過程中的一把鑰匙。 真正的你,是穿越了這一切,仍然選擇走自己的路的那個人。
INFJ和INTJ人格類型如何透過發展Se功能,補足Ni功能在真實世界認知上的不足,並藉由舞蹈等身體活動,連結內在靈魂與外在世界,找回兒童時期的自然與直覺。文章探討了身心靈成長的過程中的迷惘與掙扎,以及如何超越物質渴望,與內在靈魂對話。
明明現在已經長大了,也擁有了獨立的能力 但有些情緒、某些慣性,卻像某種看不見的繩子,一直綁著你。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重新養一次自己。 不是一句什麼心靈雞湯,而是我從內心真正感受到的東西。
MBTI、星座、九型人格…這類的分類系統能提供我們起點的敘事語言,但不能成為最終的自我定義。 你是故事,是過程,是那個能夠不斷看見自己、轉化自己的人。 分類,只是過程中的一把鑰匙。 真正的你,是穿越了這一切,仍然選擇走自己的路的那個人。
INFJ和INTJ人格類型如何透過發展Se功能,補足Ni功能在真實世界認知上的不足,並藉由舞蹈等身體活動,連結內在靈魂與外在世界,找回兒童時期的自然與直覺。文章探討了身心靈成長的過程中的迷惘與掙扎,以及如何超越物質渴望,與內在靈魂對話。
明明現在已經長大了,也擁有了獨立的能力 但有些情緒、某些慣性,卻像某種看不見的繩子,一直綁著你。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重新養一次自己。 不是一句什麼心靈雞湯,而是我從內心真正感受到的東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表達對已逝父親深沉的愛與感謝,以及未能及時表達的遺憾。
文字中蘊含的力量,讓我彷彿被好幾種情緒團團包圍,有一種深沉的內在共鳴,在我體內慢慢發酵。這本書並沒有直白地告訴你「一切都會好」,而是讓你看到,那些我們以為的繞路或停滯,其實正好成為我們現在這個自己的關鍵轉折,或許,我們無法為別人決定什麼才是對的,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去選擇要怎麼活、活在哪個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