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Philippe de Dreux),生於1158年,為德勒伯爵羅貝爾一世‧德‧德勒(Robert I de Dreux)與布賴訥女伯爵艾妮埃斯‧德‧博代芒(Agnès de Baudement)的三子。由於德勒伯爵羅貝爾一世‧德‧德勒為法蘭西國王路易六世(Louis VI)之子,因此出身卡佩家族旁支的德勒家族在政治上向來比較支持卡佩家族,而這一傳統在菲利普‧德‧德勒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由於出生排名靠後,菲利普‧德‧德勒因此被送進教會,接受教士訓練。1176年5月17日,他當選為博韋主教,並於次年走馬上任。1179年,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與香檳伯爵亨利一世(Henri I)、考特尼領主皮耶一世‧德‧考特尼(Pierre I de Courtenay)一道前往利凡特參加十字軍運動。他們在利凡特協助十字軍王國對抗埃及蘇丹薩拉丁‧尤素夫(Salah ad-Din Yusuf)的入侵,但在雅各淺灘戰役失敗後,菲利普‧德‧德勒便與其同伴返回歐洲。返國後,由於需要大量的金錢,而博韋為法蘭西北部最負盛名的商業都市,向來擁有可觀的稅收,因此作為博韋伯爵領領主的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便為了增加稅收,向博韋市民作出讓步,給予博韋市民可以自行選舉市長的權利。
自1187年起,金雀花王朝發生內戰,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奧古斯都(Philippe II Auguste)支持叛亂的理察一世(Richard I)與約翰(John),以挑戰他們的父親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Henry II),然而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在與亨利二世對陣的過程中,卻於1188年在圍攻位於上諾曼第的歐馬勒城堡時,遭到亨利二世的部隊痛殲,被迫倉皇敗離戰場。

1189年,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追隨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的腳步,再度接受十字架,投身於十字軍運動之中。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與其兄德勒伯爵羅貝爾二世(Robert II)作為法蘭西十字軍的先鋒部隊,在完成準備後,隨即整裝出發,至1189年9月便抵達亞克,並參與包圍亞克的作戰。在圍攻亞克的期間,耶路撒冷王國正因王位問題產生糾紛,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積極參與其中。最初耶路撒冷國王居伊‧德‧呂濟尼昂(Guy de Lusignan)因其在哈丁會戰兵敗被俘,導致聲望一落千丈,雖然他迅速重獲自由,但以蒙費拉的康拉德(Conrad of Montferrat)、貝里昂‧德‧伊貝林(Balian d’Ibelin)為首的貴族認為他已喪失作為耶路撒冷國王的資格。隨後居伊‧德‧呂濟尼昂之妻耶路撒冷女王西貝拉(Sibylla)去世,進一步削弱居伊‧德‧呂濟尼昂作為國王的正當性。於是反對他的貴族便打算擁戴西貝拉之妹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繼承。為了謀奪王位,蒙費拉的康拉德在耶路撒冷王國貴族貝里昂‧德‧伊貝林、香檳伯爵亨利二世(Henri II)、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等人的支持下,將耶路撒冷公主伊莎貝拉一世綁架,並迫使他答應與其夫托隆的漢弗萊四世(Humphrey IV of Toron)離婚,以便改嫁給蒙費拉的康拉德,從而讓蒙費拉的康拉德取得了角逐耶路撒冷王位的合法權力。1190年11月24日,蒙費拉的康拉德便在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的主持下,於泰爾迎娶了耶路撒冷公主伊莎貝拉一世。
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於1191年6月8日抵達亞克,並立即接手指揮攻城作戰,亞克隨後於7月12日為十字軍攻佔。性格高傲的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再度與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為了戰利品的問題而產生爭吵。一如既往的,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作為卡佩王室的最佳打手,只要能打擊金雀花家族,他便會毫無疑問地採取行動,因此他在這次的糾紛中大力支持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與此同時,在耶路撒冷王位的鬥爭中,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支持前任耶路撒冷國王居伊‧德‧呂濟尼昂繼承保有王位,而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與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則大力支持蒙費拉的康拉德。

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領導十字軍向雅法進軍,意圖自雅法對耶路撒冷展開攻勢。不過在9月7日,十字軍於行軍途中與薩拉丁‧尤素夫的軍隊遭遇,雙方於是在阿蘇夫展開戰鬥,這場激戰以十字軍獲勝告終。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雖與理察一世有所矛盾,但在戰鬥中仍舊有活躍的表現。
爭議許久的耶路撒冷王位之爭最後經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的仲裁,決定將最終選擇權交給耶路撒冷貴族,於是耶路撒冷王國的大貴族們便於1192年4月24日在亞克選出蒙費拉的康拉德為新國王。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雖然不滿意,但仍接受這個結果,並立即派遣香檳伯爵亨利二世前往泰爾,告知蒙費拉的康拉德當選耶路撒冷國王的消息。4天後,蒙費拉的康拉德在訪問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後,於返家途中遭到兩名亞薩辛派刺客伏殺身亡。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得知死訊,立即認定是理察一世在背後指使,因此儘管毫無證據,他仍舊誣指理察一世是謀殺耶路撒冷國王蒙費拉的康拉德的主謀,並大力支持香檳伯爵亨利二世繼任耶路撒冷國王。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在耶路撒冷國王亨利即位後不久,便返回法蘭西王國,但惡毒如他,仍舊不忘將他誣蔑理察一世是謀殺耶路撒冷國王蒙費拉的康拉德的指控帶回歐洲,並加以散播。
1192年秋,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於返國途中,為仇家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Leopold V)俘虜,後轉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希六世(Heinrich VI)軟禁。在理察一世被囚期間,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奉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之命,前往德意志,試圖說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希六世苛刻這個囚徒,並建議他提高贖款,以便讓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被永遠關押在德意志,終生無法重獲自由。不過,這項使命未能成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希六世不接受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歹毒的遊說。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此舉使得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對他抱恨終生。
1193年8月,當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於與丹麥的英格博格(Ingeborg of Denmark)完婚後次日,面色鐵青地宣稱英格博格對他施展妖術使他陽痿,並據此提出離婚請求時,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為之四處奔走,以設法完成解除婚約的使命,然而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關於雙方血緣過近,及施行巫術等指控,並不為教廷所採納,因此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未能完成使命。
在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於1194年獲釋後,金雀花家族與卡佩家族的戰事再啟。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再度作為卡佩家族的急先鋒,積極地對金雀花家族領地展開侵攻。1195年,雙方一度於韋爾納伊進行和談,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作為談判代表與會,由於雙方未能談妥,導致和談破局,盛怒之下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便對對理察一世大加辱罵,雙方的樑子也就越結越深,戰爭也就被持續下去。1197年5月19日,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在泰蘭河畔米利與理察一世的傭兵作戰時,不幸被傭軍領袖馬卡迪耶(Mercadier)俘獲,隨即被送往魯昂,交給理察一世發落。由於理察一世對他積怨甚深,因此兩度拒絕恢復他的自由。當教皇特使彼德羅‧卡普阿諾(Pietro Capuano)為爭取理察一世再度參與十字軍運動,而堅持要理察一世將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釋放時,對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十分不滿的理察一世竟揚言要閹割彼德羅‧卡普阿諾,彼德羅‧卡普阿諾只得知難而退,絕口不提此事。與此同時,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也曾向教皇塞萊斯廷三世(Celestine III)乞求援助,然而教皇塞萊斯廷三世認為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並非稱職的主教,他對騎士生涯的熱衷,遠遠超過了對教區的關注。況且,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對於打擊一位參與十字軍運動而戰功彪炳的戰士國王不遺餘力,也違反了教廷頒布的保護令,因此教皇塞萊斯廷三世決定力挺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對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的咎由自取袖手旁觀。此後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便被關在魯昂,經過幾度失敗的越獄後,他被轉送到看管更為嚴密的希農城堡之中,直到英格蘭國王理察一世去世後,他才在1200年被繼位為英格蘭國王的約翰用來換回被俘的康布雷待任主教讓‧德‧貝蒂訥(Jean de Béthune)。
1209年,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與沙特爾主教雷諾‧德‧穆松(Renaud de Mouçon)一同支持萊斯特伯爵萊斯特伯爵西蒙四世‧德‧蒙福爾(Simon IV de Montfort)領導的反阿爾比派十字軍運動,更與龐蒂厄伯爵威廉二世‧德‧龐蒂厄(Guillaume II de Ponthieu)領兵參與對泰爾姆的圍城作戰。

1211年,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與布洛涅伯爵雷諾一世‧德‧達馬丹(Renaud I de Dammartin)爭奪領地而爭訟,當案件由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裁判時,由於認為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左袒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因而拒絕出席法庭後,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便順勢沒收其領地。喪失所領的布洛涅伯爵雷諾一世‧德‧達馬丹聯合低地國的其他諸侯,與英格蘭國王約翰達成共同對付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的軍事聯盟,隨後也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圖四世(Otto IV)拉入盟約。1214年,反卡佩聯盟對法蘭西王國展開軍事行動,雙方最終於布汶展開決戰。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加入由其兄長德勒伯爵羅貝爾二世‧德‧德勒(Robert III de Dreux)指揮的法軍左翼部隊,直接參與大戰。開戰未久,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眼見英軍驍將索爾茲伯里伯爵威廉‧隆格斯佩(William Longespée)所部對德勒軍發起猛攻,自家兄長德勒伯爵羅貝爾二世‧德‧德勒被擊落下馬,對此感到激忿不已的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於是掄起「手中偶然地握著的一把釘頭錘,暫時隱匿自己主教身分」,拍馬上陣,向索爾茲伯里伯爵威廉‧隆格斯佩發起挑戰。來勢洶洶的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一錘擊中索爾茲伯里伯爵威廉‧隆格斯佩的頭盔,將其打翻落馬,隨即將之俘擄而去,為法軍立下大功。隨後他又隨軍將聯軍右翼擊潰,此時法軍各路也已發起反攻,聯軍主要將領紛紛淪為法軍俘虜,主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圖四世僅以身免,逃離戰場,法蘭西國王菲利普二世贏得布汶戰役最後的勝利。

自布汶會戰後,博韋主教菲利普‧德‧德勒逐漸淡出軍事生涯,開始專心推展教務。在其晚年,還創立了邦特蒙修道院,作為西妥會的修道院。1217年11月2日,這位一生戎馬的主教辭世,死後便被安葬於博韋主教座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