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我就去...
- 等到存夠錢了,我就去學怎麼買股票
- 等到考完試了,我就去讀那本書
- 等到我變瘦了,我就去穿我喜歡的衣服
- 等到8點,我就去洗澡
- 等到明天,我就開始減肥
- 等到我學會這個溝通技巧,我就要去和她說明清楚我的感受
無止盡的等待條件的到來,可是我們能掌握的只有現在,那些條件的型成,完全是因為恐懼或是害怕未來會發生的事而給自己設下的藉口。
「恐懼」與「害怕未來會發生的事」有哪些?
- 製造麻煩,打亂大家已經習慣的現況
- 遭受嘲笑
- 失敗
- 不能當個(理想的角色)
- 達不到目標
轉換
將焦點放在可以立即改變現況的那一兩個領域
✦ 第一步:寫下「我害怕的不是做,而是什麼?」
問自己這個問題,並誠實寫下來:
如果我現在就去做我想做的事,最讓我害怕的結果是什麼?
可能是上述提到的恐懼也可能是怕那個可能「證明自己不夠好」的結果。
✦ 第二步:給自己一個「可以失敗」的開始方式
👉 問自己:
如果我允許自己做得爛一點、簡單一點、藏起來一點,是不是能開始?
例如:
- 想寫文章 ➝ 先寫在 任何一個筆記本、日記本,不公開且可以誠實寫作的地方
- 想做 podcast ➝ 先錄一集留在手機裡不發
- 想練畫畫 ➝ 用 10 分鐘畫「超爛」的畫,當成暖身
✦ 重點是:目標不是「好」,是「開始動」
✦ 第三步:每天結束時問:「我今天做了一件什麼值得鼓勵的事?」
這不是喊口號,是幫助自己看見:
「就算沒有完美,我還是有往前。」
你會慢慢累積出行動的信任感,代替過去那種「只有完美才值得存在」的信念。
對自己能起到信心的是已經開始的行動,是對自己真正努力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