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關係療癒手札】當「媽媽」這個詞不再溫暖:隱性傷痕與溫柔的突圍

【母女關係療癒手札】當「媽媽」這個詞不再溫暖:隱性傷痕與溫柔的突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親愛的你:


「是否也曾在深夜握著手機,看著母親的來電顯示遲遲不敢接起?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甩不開的罪惡感,不是你不夠堅強。我們只是太早學會了懂事,卻忘了怎麼當個孩子...」


 


一、那些母親沒教會我們的事

1. 「透明玻璃缸」裡的愛

「妳媽也是為妳好」


多少人被這句話困在透明的牢籠裡?她餵養你,卻不讓你游向自己的海洋。


 


2. 鏡子裡的戰爭

當母親撫摸你的臉卻說:「年輕真好,不像我...」


你突然明白:原來母愛也會嫉妒。那些藏在讚美裡的比較,讓你從此不敢比自己更幸福。


 


二、修復練習:把童年還給自己

▍第一步:承認「我受傷了」

  • 試著對二十年前的自己說:
    「那個躲在衣櫃哭的小女孩,不是妳不夠乖,是大人忘了怎麼愛。」

▍第二步:叛逆的溫柔

下次母親說:「妳穿這像什麼樣子!」


在心裡默念:「這是我的身體,我的審美,我的人生。」


▍第三步:製作「母愛拼圖」

剪下母親讓你溫暖的記憶碎片,連同那些尖銳的片段一起貼在本子上,原來傷害與愛,從來都是同一枚硬幣。

 


三、深夜電台:寫給母親的未寄出的信

媽:


「今天我又夢見小時候妳幫我扎辮子了。雖然醒來後想起昨天妳罵我『自私』,但奇怪的是,我終於能同時懷念妳的手溫,又不原諒妳的言語。」


 

給所有在愛裡迷路的女孩們

你知道嗎?那些說不出口的『媽媽,其實我...』那些夜裡反覆刪改的訊息草稿,那些在喉嚨深處凝結成鹽的淚,都是你溫柔的證明。

我們總以為必須在『原諒』與『怨恨』間二選一,


但或許還有第三條路:帶著傷痕繼續前行,同時允許自己,在想起母親手心的溫度時,悄悄紅了眼眶。


你不需要成為完美的傷者,只要今天比昨天,


多愛自己一點點。

avatar-img
Wu心(吳景濱心理師)的沙龍
59會員
4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你是否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內疚,甚至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愧疚誘導」(Guilt Inducement),它是一種隱蔽且極具殺傷力的情感操控手段。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你是否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內疚,甚至因此改變自己的行為?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愧疚誘導」(Guilt Inducement),它是一種隱蔽且極具殺傷力的情感操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