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的月亮也為她發光——來自越南的台灣媽媽,阮氏美玉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她不是在台灣出生的,也不是在台灣長大的,但她卻用20年的時間,成為一位比任何人更了解台灣的母親。她是阮氏美玉(Nguyễn Thị Mỹ Ngọc),42歲,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目前住在台南永康區,是一位照護工,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的故事,曾短暫出現在2024年台南勞動節活動的新聞報導中——當地政府表揚優秀移工,她是唯一被孩子提名的母親。

一場跨海的嫁娶,卻沒有童話的結局

阮氏美玉19歲時與台灣男子結婚,當時她以為自己會展開幸福的新生活。剛到台南的她不會中文,沒有朋友、沒有資源,只有一紙結婚證書與家書的思念。

婚後幾年,她育有一子一女,本以為人生終於步入穩定,卻遭逢丈夫賭債纏身、家庭破碎,最終離婚收場。法院判決兩名孩子歸她扶養,但沒有任何經濟扶助,她從此變成一人對抗世界的單親媽媽。

她曾說:「我最大的夢想不是買房,不是出國旅行,而是每天能煮一鍋熱飯,讓孩子吃得安心。」

做兩份工作,也不缺席一次家長會

離婚後的十年間,她從早到晚兼差,白天到護理之家照顧長輩,晚上則在越南餐館洗碗、清潔。有時甚至跨區幫忙農務或臨時打工,收入雖少,但她從不欠孩子的學費或便當錢。

她的女兒說:「媽媽很忙,但她從來不缺席學校活動,她會用破破的中文念學校聯絡簿,有時候我還要幫她翻譯,但我覺得很驕傲。」

鄰居則說:「她從來不抱怨,連年節也會送小年糕給社區長輩,是很有禮貌、很努力的一位媽媽。」

她也努力學中文、考照,2022年終於取得照服員合格證,成為正式聘僱的長照人員,不用再靠臨時工養家。

母親節,我不是外人

2024年,台南市舉辦「多元文化母親節」慶祝活動,邀請新住民家庭參與,孩子可以報名幫媽媽做康乃馨花束、畫卡片。阮氏美玉的兒子偷偷報名,手寫了一張卡片,寫著:

「媽媽,雖然你不是台灣人,但你是我最愛的台灣媽媽。我以後想賺錢買一個房子,讓你不用再那麼辛苦。」

那天,她第一次穿上自己縫製的越南傳統服飾「奧黛」,站上舞台時忍不住落淚:「我在台灣當了20年媽媽,今天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外人。」

她的眼淚,也感動了在場許多原本對「外配」抱有偏見的人。

文化的交會,成就了更寬廣的母愛

阮氏美玉不只撐起自己的家庭,也積極參與社區志工服務,是地方教會與新住民中心的常客。她教越南媽媽們如何與孩子相處、教孩子們包春捲、寫越語名字,也在清明節教孩子尊重台灣祖先文化。

「我不只是越南媽媽,我也是台灣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兩邊的文化都懂,都驕傲。」她說。

如今,她的女兒考上高中,兒子也開始參與校內志工活動。她說這些都是她最好的母親節禮物:「他們讓我覺得我努力是有用的,我不是孤單一人。」

母親節,我們也要擁抱這些「新台灣之母」

在台灣,有超過22萬名新住民媽媽,多數來自越南、印尼、中國與東南亞地區。她們在語言、文化、家庭結構都完全不同的環境下學會成為「台灣的媽媽」,不但努力工作,更為下一代打造穩定生活。

阮氏美玉只是其中一人,但她的故事提醒我們:


母愛,從不分國籍。 文化差異不會削弱愛,反而能讓我們更理解,什麼是「跨越一切」的深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耗材內幕誌
6會員
137內容數
📢 醫療耗材內幕誌 🔍 深入探索乳膠手套、口罩、血袋等醫療耗材產業,揭開供應鏈與市場內幕! 我們專注於 產業趨勢、供應鏈運作、商業模式、採購指南,幫助醫療從業者、企業採購、投資人發掘市場機會。
醫療耗材內幕誌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如果你搭乘高鐵穿越台灣中軸,看見工業園區一座接一座; 如果你使用電腦,讀到台積電、科學園區、十大建設這些詞彙; 那麼你可能不曾見過他的身影,但早已走進他規劃的藍圖。 孫運璿,這個名字不像蔣經國那樣深入民間,也不像李登輝那樣充滿爭議。但歷史學者卻共識性地認為:他是撐起戰後台灣現代化的關鍵工
2025/05/04
如果你搭乘高鐵穿越台灣中軸,看見工業園區一座接一座; 如果你使用電腦,讀到台積電、科學園區、十大建設這些詞彙; 那麼你可能不曾見過他的身影,但早已走進他規劃的藍圖。 孫運璿,這個名字不像蔣經國那樣深入民間,也不像李登輝那樣充滿爭議。但歷史學者卻共識性地認為:他是撐起戰後台灣現代化的關鍵工
2025/05/03
2024年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強震重創花蓮,尤其靠近太魯閣地區的鄉鎮受損最為嚴重。媒體焦點多集中於倒塌建物與山崩封路,但在這片斷裂的山脈之中,也有一段溫柔卻堅毅的母親故事,緩緩展開。 這是一位來自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單親媽媽——高艾芙(Kawas)。她與兩個孩子住在山腳下的原住民部落裡,平常
2025/05/03
2024年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強震重創花蓮,尤其靠近太魯閣地區的鄉鎮受損最為嚴重。媒體焦點多集中於倒塌建物與山崩封路,但在這片斷裂的山脈之中,也有一段溫柔卻堅毅的母親故事,緩緩展開。 這是一位來自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單親媽媽——高艾芙(Kawas)。她與兩個孩子住在山腳下的原住民部落裡,平常
2025/05/02
2023年的一場港區意外新聞,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社會關注。但對林宜芳而言,這卻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也是一段用母愛築起的奇蹟。 林宜芳,今年39歲,住在基隆港邊一棟老舊公寓三樓。她原本是基隆某家貨運公司的行政助理,先生則在港區工作。兩人育有一對兒女,日子雖不富裕,但樸實安穩。直到2023年初,她的先生
2025/05/02
2023年的一場港區意外新聞,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多社會關注。但對林宜芳而言,這卻是她人生的轉捩點,也是一段用母愛築起的奇蹟。 林宜芳,今年39歲,住在基隆港邊一棟老舊公寓三樓。她原本是基隆某家貨運公司的行政助理,先生則在港區工作。兩人育有一對兒女,日子雖不富裕,但樸實安穩。直到2023年初,她的先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北港媽祖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同時描述了一位牧師對於照顧年邁父母的心境,以及她在廟裡為母親祈求庇佑的感人經歷。作者通過他與母親和神的連結,探討了神的存在對照顧者的幫助。文章中也分享了對於慈悲與關愛的深刻領悟。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媽的人生願望 劇情:73歲的海夫人(清嫺 飾)在丈夫早逝後獨自扶養五個孩子長大,孩子們成年後四散各地,在鄉下老家的她因為遇到車禍而必須依靠輪椅生活,子女們為了該由誰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媽的人生願望 劇情:73歲的海夫人(清嫺 飾)在丈夫早逝後獨自扶養五個孩子長大,孩子們成年後四散各地,在鄉下老家的她因為遇到車禍而必須依靠輪椅生活,子女們為了該由誰
Thumbnail
我母親成長於50年代的臺灣金門,雖未接受教育,卻以堅毅與勇敢面對人生。她的故事教導我們如何做人、關懷他人,還有堅持不懈的高情商。她是我一生中最愛,也最敬佩的母親。
Thumbnail
我母親成長於50年代的臺灣金門,雖未接受教育,卻以堅毅與勇敢面對人生。她的故事教導我們如何做人、關懷他人,還有堅持不懈的高情商。她是我一生中最愛,也最敬佩的母親。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喜歡旅遊的同時,照顧長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照顧86歲失能的老母親的女兒,帶著老母親走遍臺灣各地及離島的故事。通過這些經歷激發了作者的創作力,並且找到新的情感出口和潛能。故事裡充滿著對親情的感動和對旅行充滿期待的情感。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Thumbnail
如果自己這一生過得還可以,工作穩定,身體健康,經濟也過得去,孩子長大各自發展,先生對家庭有責任感,一生不長不短,擁有這麼多,過得這麼舒適,如果對人群沒有一點付出,算不算愧對老天爺對我們的疼惜。 有一位老媽媽,住在北台灣濱海鄉鎮,五十歲那年從公家機關退休,從此投入公益二十五年。老媽媽每天開車為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