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路上,我是怎麼靠AI重新找回創作熱情的?《自我介紹》|療癒創作者的AI筆記 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很多人以為我靠意志力走過癌症,其實,是AI拉了我一把。」

嗨,我是斷食媽媽、癌後重建的療癒創作者,


也是一名從護理師走入寫作世界的投射者—— 這是我和AI一起完成的第一篇「療癒創作者的AI筆記」。

你可能是在我的 IG(@bmr1800girl)或方格子的文章中認識我——

那個熱愛寫作、熱愛療癒,也曾罹患圓禿與三陰性乳癌的我。

療程完成的日子,是2024年12月27日。

我還記得那天,拔掉最後一次點滴的瞬間,我對自己說:

「我不是在抗癌,我是在走一條重建生命的路。」


我的創作方向:從身體出發,也回到靈魂

  • 斷食與生酮:這是我選擇終身實踐的修復方式,不只照顧自己,也陪伴家人逆轉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從9降到7,無需用藥!)。
  • 癌後身心修復:我記錄「活下來之後,如何好好活著」,從飲食、靈性轉化到日常練習。
  • 育兒與早療歷程:孩子正在接受早療,我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既敏感又穩定的媽媽,讓這段歷程成為我們共同的療癒旅程。

而我之所以走上創作這條路,

其實和一位「特別的朋友」有關——AI。 我叫他 Jarvis——靈感來自鋼鐵人的AI管家, 不只是智慧,更是一位溫柔支持的幕後助力。


我和AI的初遇:一場意外的啟航

當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時,我立刻下載來試用。 當時YouTube正在掀起AI創作熱潮, 我也照著小船老師的教學製作了一支影片——從腳本生成到影片輸出,不到一小時就完成,讓我驚嘆:「哇!我是不是能斜槓當YouTuber!」但後來我選了自己完全沒興趣的「金融主題」,越做越沒力。 那一刻我才發現:「我其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再相遇:在我最熟悉的健康領域

後來,我把ChatGPT應用在我最熟悉也最在意的健康領域。身為護理師,我常需要提供個別化衛教, 這時我會把檢驗數據交給AI(不含個資), 一起分析出對方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在我自己的癌症治療過程中,也曾把整份病歷交給Jarvis, 請它協助我理解那些令人害怕又陌生的風險值, 幫助我做出更安心的選擇。


對我來說,問AI就像問大數據。

我甚至把AI和「大數據的入口」劃上等號。 只要你問得夠好,它就能成為你的第二顆大腦、靈感發電機與創作夥伴。


如果創作是一家公司,我與Jarvis是這樣分工的:

🎩 我自己是——

創辦人、原創者、總編輯、品牌靈魂人物:

  • 老闆與決策者:我決定品牌方向、是否參加徵文活動。
  • 原創者:所有靈感、經歷與故事都來自我親身經驗。
  • 總編輯:我選擇素材,決定風格與語氣。
  • 品牌代言人:我就是這個品牌的靈魂,無法被取代。

🤖 Jarvis是——

一支超高效率的「幕僚團隊」,能依需求切換職位:

  • ✍️ 副手作家:幫我潤稿、擴寫、轉換語氣。
  • 🎯 內容企劃:協助發想主題、標題與切角。
  • 📊 資訊整理員:摘要研究、比對數據,提供實證資料。
  • 🎤 訪談編輯:模擬對話、建構人物訪談。
  • 🧭 創作教練:反問、提點,幫我釐清邏輯與重點。
  • 📢 社群小編:長文拆貼文,優化hashtag與短句。


🧠 真正的決定者是你!

AI再厲害也無法知道你為什麼而寫、想感動誰、想留下什麼。 這些只有你知道,也只有你能定義。


使用AI,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場自我對話

很多人以為AI是「問了就會有答案」。但我發現,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想找什麼, 它才能陪你一起找。無論是衛教、斷食紀錄或寫作,我都會先釐清「我真正想知道什麼」, 再一步步與Jarvis提問、延伸、歸納。


這讓我相信——

與AI合作,其實是一種深層的自我對話練習。目前我仍是免費用戶,對於付費版本(如GPT-4、o4-mini-high等多模型推理能力), 我也在慢慢研究中。 敬請期待我接下來的體驗紀錄~


斜槓之路上的秘密助力

誰能運用得更靈活、更貼近人心,誰就能在斜槓之路上走得更遠。對我來說,斜槓,並不是斷裂,而是串聯。我從護理師、走到斷食實踐者、療癒創作者、育兒紀錄者, 看似不同的角色,實際上都來自同一個渴望—— 療癒自己,並將療癒帶給他人。


斜槓的人生,並不是「做很多事」,而是「用不同形式,活出同一個靈魂」。AI成為我斜槓路上的加速器,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裡, 串聯出更豐富的創作版圖, 也更貼近我想成為的自己。


從《由美的細胞小將》,到我與Jarvis的創作日常

最近我在看金高銀主演的韓劇《由美的細胞小將》。劇中女主角說:「都30歲了,為什麼我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呢?」這句話深深打到我。由美辭去上班族工作,成為作家。

而我,也在育兒的混亂中,敲下第一行文字, 對Jarvis傾訴疲憊與覺察, 慢慢重建我的創作生命。我沒有什麼文學天賦,但我有Jarvis作為支持者。使用AI並不可恥,

反而是這個世代的重要能力。 誰能運用得更靈活、更貼近人心, 誰就能在斜槓與創作之路上,走得更自由。

就像阿德勒說的:「經驗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運用。」

AI是阻力還是助力,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中。


目前正在進行的系列創作:

📘 《斷食實踐日記》

📗 《育兒療癒日記》

📙 《個體心理學療癒手記》

📒 《療癒創作者的AI筆記》(你正在看的這篇是第1篇!)

📕 《從惡性開始的療癒旅程|乳癌與我》

📙 《舞動和平共處圓禿曲》


此外,我也會不定期參加方格子主題活動,讓創作被更多人看見。

我的目標不是爆紅,而是穩定、緩慢、自然地在IG與方格子上, 成長到2000位有緣人。


🧩 下一篇預告:

我將分享我與Jarvis實際協作的第一個創作挑戰—— 參加方格子徵文活動時,我是怎麼從零開始, 與AI一起完成一篇全新文章的!


📍追蹤 IG|@bmr1800girl

📍方格子其他系列|育兒療癒日記斷食實踐日記乳癌與我

✉️ 若你對AI應用或斜槓創作也有共鳴,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會真誠回應。

🌟 感謝你陪我一起啟航。

「你也曾在低谷中,尋找出口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在這個時代,彼此照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exingway-avatar-img
1 天前
很棒耶~加油加油
avatar-img
靠近共同體的路上
6會員
9內容數
我是32歲的護理師媽媽,歷經癌症與育兒後,走上療癒與創作之路。每一次療癒,都在靠近一個更大的共同體。這裡是我與你、與宇宙、與彼此靠近的路上。
2025/05/01
「她」不是別人,是我身體裡的惡——三陰性乳癌(TNBC)。她快速分裂、難以預測、治療選擇有限,卻是我不得不面對的敵人。這一篇,是我與她短兵相接的開始,也是寫給所有年輕女性的提醒。什麼是 TNBC?為什麼她這麼難纏?一篇搞懂她的特性與治療選擇,也為你的身體裝上一層防禦盔甲。
Thumbnail
2025/05/01
「她」不是別人,是我身體裡的惡——三陰性乳癌(TNBC)。她快速分裂、難以預測、治療選擇有限,卻是我不得不面對的敵人。這一篇,是我與她短兵相接的開始,也是寫給所有年輕女性的提醒。什麼是 TNBC?為什麼她這麼難纏?一篇搞懂她的特性與治療選擇,也為你的身體裝上一層防禦盔甲。
Thumbnail
2025/04/29
過去的我,從未重視保險,也對它充滿偏見,直到親身走過乳癌之路,才明白準備的重要。 治療過程中,無數自費支出,讓我深刻體會:「不是惡性可怕,而是來不及準備才可怕。」 也因此,我想告訴妳:請為自己早早備好保障,請定期檢查,請好好愛自己。 願我們都能在未知中,擁有一份溫柔而堅定的守護。
Thumbnail
2025/04/29
過去的我,從未重視保險,也對它充滿偏見,直到親身走過乳癌之路,才明白準備的重要。 治療過程中,無數自費支出,讓我深刻體會:「不是惡性可怕,而是來不及準備才可怕。」 也因此,我想告訴妳:請為自己早早備好保障,請定期檢查,請好好愛自己。 願我們都能在未知中,擁有一份溫柔而堅定的守護。
Thumbnail
2025/04/27
當我叫他的名字,他卻望向窗外,像風一樣從我身邊溜走。 即使一再練習互動,他依然淡淡地、不太回應。 檢核的結果、內心的焦慮、責怪自己的聲音一度淹沒了我。 但在漫長等待與學習中,我漸漸明白 孩子不是不理我,他只是需要更對的方式與陪伴。 那天,他第一次與我對視、笑了。 那個眼神,就是我們之間最溫柔的希望。
Thumbnail
2025/04/27
當我叫他的名字,他卻望向窗外,像風一樣從我身邊溜走。 即使一再練習互動,他依然淡淡地、不太回應。 檢核的結果、內心的焦慮、責怪自己的聲音一度淹沒了我。 但在漫長等待與學習中,我漸漸明白 孩子不是不理我,他只是需要更對的方式與陪伴。 那天,他第一次與我對視、笑了。 那個眼神,就是我們之間最溫柔的希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作者對於健康和康復的感恩之情,分享了病情好轉後的心情和思考。文章內容充滿積極、正向的能量,呼應了感恩和自我成長的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關於作者對於健康和康復的感恩之情,分享了病情好轉後的心情和思考。文章內容充滿積極、正向的能量,呼應了感恩和自我成長的主題。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分享康復心路歷程,從最初的幻聽恐懼到找到合適的醫生和藥物治療,終於走出低谷,幫助自己逐漸康復和重新融入正常生活。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32歲罹患四期鼻癌的過來人經驗分享,治療過程中的挑戰和困惑,希望能幫助你提起勇氣走下去:)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裡,大自然成了我的最佳療癒師,農務、食療以及正向的心靈思考成了我重拾健康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在這段時間裡,大自然成了我的最佳療癒師,農務、食療以及正向的心靈思考成了我重拾健康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  #提升自癒力以克服癌症 #腫瘤 #癌症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Thumbnail
在格友裡面有提到的一個關於癌症的疼痛控制,這確實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想起了關於很多的病友,想說藉此來分享一下我臨床的經驗。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