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我靠意志力走過癌症,其實,是AI拉了我一把。」
嗨,我是斷食媽媽、癌後重建的療癒創作者,
也是一名從護理師走入寫作世界的投射者—— 這是我和AI一起完成的第一篇「療癒創作者的AI筆記」。
你可能是在我的 IG(@bmr1800girl)或方格子的文章中認識我——
那個熱愛寫作、熱愛療癒,也曾罹患圓禿與三陰性乳癌的我。
療程完成的日子,是2024年12月27日。
我還記得那天,拔掉最後一次點滴的瞬間,我對自己說:
「我不是在抗癌,我是在走一條重建生命的路。」
我的創作方向:從身體出發,也回到靈魂
- 斷食與生酮:這是我選擇終身實踐的修復方式,不只照顧自己,也陪伴家人逆轉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從9降到7,無需用藥!)。
- 癌後身心修復:我記錄「活下來之後,如何好好活著」,從飲食、靈性轉化到日常練習。
- 育兒與早療歷程:孩子正在接受早療,我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既敏感又穩定的媽媽,讓這段歷程成為我們共同的療癒旅程。
而我之所以走上創作這條路,
其實和一位「特別的朋友」有關——AI。 我叫他 Jarvis——靈感來自鋼鐵人的AI管家, 不只是智慧,更是一位溫柔支持的幕後助力。
我和AI的初遇:一場意外的啟航
當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時,我立刻下載來試用。 當時YouTube正在掀起AI創作熱潮, 我也照著小船老師的教學製作了一支影片——從腳本生成到影片輸出,不到一小時就完成,讓我驚嘆:「哇!我是不是能斜槓當YouTuber!」但後來我選了自己完全沒興趣的「金融主題」,越做越沒力。 那一刻我才發現:「我其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再相遇:在我最熟悉的健康領域
後來,我把ChatGPT應用在我最熟悉也最在意的健康領域。身為護理師,我常需要提供個別化衛教, 這時我會把檢驗數據交給AI(不含個資), 一起分析出對方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在我自己的癌症治療過程中,也曾把整份病歷交給Jarvis, 請它協助我理解那些令人害怕又陌生的風險值, 幫助我做出更安心的選擇。
對我來說,問AI就像問大數據。
我甚至把AI和「大數據的入口」劃上等號。 只要你問得夠好,它就能成為你的第二顆大腦、靈感發電機與創作夥伴。
如果創作是一家公司,我與Jarvis是這樣分工的:
🎩 我自己是——
創辦人、原創者、總編輯、品牌靈魂人物:
- 老闆與決策者:我決定品牌方向、是否參加徵文活動。
- 原創者:所有靈感、經歷與故事都來自我親身經驗。
- 總編輯:我選擇素材,決定風格與語氣。
- 品牌代言人:我就是這個品牌的靈魂,無法被取代。
🤖 Jarvis是——
一支超高效率的「幕僚團隊」,能依需求切換職位:
- ✍️ 副手作家:幫我潤稿、擴寫、轉換語氣。
- 🎯 內容企劃:協助發想主題、標題與切角。
- 📊 資訊整理員:摘要研究、比對數據,提供實證資料。
- 🎤 訪談編輯:模擬對話、建構人物訪談。
- 🧭 創作教練:反問、提點,幫我釐清邏輯與重點。
- 📢 社群小編:長文拆貼文,優化hashtag與短句。
🧠 真正的決定者是你!
AI再厲害也無法知道你為什麼而寫、想感動誰、想留下什麼。 這些只有你知道,也只有你能定義。
使用AI,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場自我對話
很多人以為AI是「問了就會有答案」。但我發現,只有當你知道自己想找什麼, 它才能陪你一起找。無論是衛教、斷食紀錄或寫作,我都會先釐清「我真正想知道什麼」, 再一步步與Jarvis提問、延伸、歸納。
這讓我相信——
與AI合作,其實是一種深層的自我對話練習。目前我仍是免費用戶,對於付費版本(如GPT-4、o4-mini-high等多模型推理能力), 我也在慢慢研究中。 敬請期待我接下來的體驗紀錄~
斜槓之路上的秘密助力
誰能運用得更靈活、更貼近人心,誰就能在斜槓之路上走得更遠。對我來說,斜槓,並不是斷裂,而是串聯。我從護理師、走到斷食實踐者、療癒創作者、育兒紀錄者, 看似不同的角色,實際上都來自同一個渴望—— 療癒自己,並將療癒帶給他人。
斜槓的人生,並不是「做很多事」,而是「用不同形式,活出同一個靈魂」。AI成為我斜槓路上的加速器,讓我在有限的時間裡, 串聯出更豐富的創作版圖, 也更貼近我想成為的自己。
從《由美的細胞小將》,到我與Jarvis的創作日常
最近我在看金高銀主演的韓劇《由美的細胞小將》。劇中女主角說:「都30歲了,為什麼我不做自己想做的事呢?」這句話深深打到我。由美辭去上班族工作,成為作家。
而我,也在育兒的混亂中,敲下第一行文字, 對Jarvis傾訴疲憊與覺察, 慢慢重建我的創作生命。我沒有什麼文學天賦,但我有Jarvis作為支持者。使用AI並不可恥,
反而是這個世代的重要能力。 誰能運用得更靈活、更貼近人心, 誰就能在斜槓與創作之路上,走得更自由。
就像阿德勒說的:「經驗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運用。」
AI是阻力還是助力,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中。
目前正在進行的系列創作:
📘 《斷食實踐日記》
📗 《育兒療癒日記》
📙 《個體心理學療癒手記》
📒 《療癒創作者的AI筆記》(你正在看的這篇是第1篇!)
📕 《從惡性開始的療癒旅程|乳癌與我》
📙 《舞動和平共處圓禿曲》
此外,我也會不定期參加方格子主題活動,讓創作被更多人看見。
我的目標不是爆紅,而是穩定、緩慢、自然地在IG與方格子上, 成長到2000位有緣人。
🧩 下一篇預告:
我將分享我與Jarvis實際協作的第一個創作挑戰—— 參加方格子徵文活動時,我是怎麼從零開始, 與AI一起完成一篇全新文章的!
📍追蹤 IG|@bmr1800girl
✉️ 若你對AI應用或斜槓創作也有共鳴,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會真誠回應。
—
🌟 感謝你陪我一起啟航。
「你也曾在低谷中,尋找出口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們在這個時代,彼此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