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笑著的人群,空空的我
國小的第一天,我穿著新的制服,揹著比我還大的書包,站在教室門口,聽到裡頭孩子們的吵鬧聲,腳像黏在地上一樣動不了。
老師發現我,笑著彎下腰問我名字。我說:「我叫林語晴。」她點點頭,帶我走進那個喧鬧的世界。我很快學會了怎麼笑,怎麼在大家講笑話時適時地「哈哈」兩聲,怎麼在輪流回答問題時先舉手、再默默低頭不被點到。那些動作像公式,我背得很熟。我不是不會交朋友,也不是被排擠。每天中午我都能和一群同學一起吃飯,一起打躲避球,放學前還會互相說掰掰。但我從來沒有一個「最好的朋友」。
別人總能輕易拉著手說:「等一下去妳家玩好不好?」或「我們下課打電話聊天。」
但我不會,也沒被這樣約過。就算有人說「妳要不要一起來?」我也常笑著說:「我等一下要回家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拒絕,也不知道為什麼開不了口。我只是下意識地感覺——那不是我可以進去的世界。那個世界太熱鬧,而我不確定自己能在裡面待多久,不被發現原來我只是裝得很會笑。
所以我總是退一步。
放學後,我一個人走回家,拎著書包踩著影子,走過一樣的巷子、一樣的轉角。回家後把鞋子放好,書包丟在角落,就坐在電視前,一邊啃著蘋果一邊看卡通。有時看漫畫,有時翻小說,但更多時候,我只是發呆,看著牆上的時鐘一格一格跳動。
家裡還是很忙。爸爸在店裡,媽媽在廚房,姊姊們在房間裡做功課,弟弟在我旁邊打電動。每個人都有事做,沒有人是閒著的。包括我。
我最常做的事是畫畫。拿著鉛筆在作業簿邊角畫小人,一個又一個,笑著、跑著、揮著手。有時我會讓小人掉進一個洞裡,然後畫出另一個世界,裡面有說不完話的朋友,和永遠不會累的媽媽。
我試過寫日記。翻開日記本,寫下「今天我……」然後就停住了。
我不知道該寫什麼。寫今天午餐吃了三色豆和雞塊嗎?寫數學考了78分,被老師叫去改錯嗎?還是寫那個叫雨婷的女生在下課時請我喝一口她的美粒果,我回家後還記得那個味道?
我什麼都沒寫。那本日記就這樣空著,像我內心某一塊,也空著。
我很會笑,但只有我知道,那些笑有一半以上是自動運作的。
那時的我還說不上「孤單」這兩個字,我只是覺得——我像一顆氣球,被繩子綁住,浮在一群人中間,大家都看得見我在笑,卻沒人知道那條繩子其實繫在自己的心上,繃得好緊好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