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假太多」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25年開始,台灣一年將多出5天假日:

📅 9/28 教師節

📅 10/25 光復節

📅 12/25 聖誕節

📅 小年夜

📅 5/1 勞動節


有人歡呼:「放假好爽!」

也有人擔心:「企業要撐不住了吧?」

但回頭看看數據,台灣的假,真的比別人多嗎?

▍國定假日總量比較:台灣並不特別多

根據目前法令與最新增修,台灣的國定假日為13天。

那其他國家呢?我們來看看👇

raw-image

結論:台灣的放假天數不算多,甚至只是中段班。

而且像日本、香港、泰國這類旅遊熱點,假日更多,但也常被視為工作與生活平衡做得較好的國家。

▍那工時呢?台灣有比別人辛苦嗎?

答案是:真的有。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與OECD數據,2024年各國年平均工時如下:

raw-image

🔸台灣不只比歐美多工,甚至比南韓、日本還長工時

🔸長年位居「亞洲工作最拚前三名」

這也難怪一聽到「多5天假」,會有很多人感覺鬆了一口氣,而不是擔心效率下降。

結論確認:

  • 台灣的國定假日總數屬於「亞洲中段偏少」,並不特別多
  • 台灣工時則屬於「亞洲偏高」水準,與中國、泰國、香港相近
  • 南韓、日本、美國工時比台灣短,但假日比台灣多(或同級)

▍對企業有壓力嗎?有,但該是一起面對的事

工商團體當然會擔心:人力成本上升、加班安排複雜化、生產效率被壓縮。

但長期來看,假日制度其實是國際競爭力的一部分,因為:

✅ 假放得好,人才才留得住

✅ 過勞問題若不改善,企業要承擔更高的隱性成本(人力流失、心理健康、效率低落)

很多歐洲企業之所以競爭力強,不是員工上班多,而是他們上班時很專心、下班後能恢復能量。

▍回到你自己:你想怎麼看這「5天」?

我把這五天假,看成是政府給我的「額外時間資產」。

我可以:

  • 好好睡一場覺,補回長期欠的休息債
  • 拿來看一本想讀卻沒時間啃的書
  • 整理一下財務帳戶,盤點生活現況
  • 或者,單純地陪陪家人、陪陪自己

因為,所謂「富有」,從來不只是在帳戶裡,也包含你有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心靈與生活節奏。

▍結語

生活的質感,是靠選擇創造的。

每多放一天假,不一定會改變什麼,但多一點餘裕,就多一點可能性。

不是讓生活變得更懶,而是讓你重新分配選擇的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比小劇場
1.6K會員
260內容數
艾比投資筆記,敘述我對投資的想法以及心得分享,偶爾會有標的分享與操作心法,歡迎訂閱支持。也歡迎到我的IG觀看更多免費文章喔!(@ibizpdrama)
艾比小劇場的其他內容
2025/05/09
你是不是也曾經,在一段關係裡用盡全力? 你主動問候、體貼在意、壓下情緒、不斷退讓, 為了讓關係好一點、靠近一點、溫柔一點。 可是結果呢? 你變得越來越累,對方卻越來越遠。 你拚命想留住的,或許其實不是愛,而是一種「不要再被遺棄」的渴望。 我們總是太努力了,以為再忍一下,對方就會珍
2025/05/09
你是不是也曾經,在一段關係裡用盡全力? 你主動問候、體貼在意、壓下情緒、不斷退讓, 為了讓關係好一點、靠近一點、溫柔一點。 可是結果呢? 你變得越來越累,對方卻越來越遠。 你拚命想留住的,或許其實不是愛,而是一種「不要再被遺棄」的渴望。 我們總是太努力了,以為再忍一下,對方就會珍
2025/05/08
你會很常因為別人的情緒而自責嗎? 朋友不開心,你會開始反省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嗎? 同事擺臭臉,你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嗎? 如果以上答案皆是,那或許你可以來了解一下「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是由三大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所提出。 阿德勒說:「所謂人際關係的煩惱,幾
2025/05/08
你會很常因為別人的情緒而自責嗎? 朋友不開心,你會開始反省是不是自己說錯了話嗎? 同事擺臭臉,你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嗎? 如果以上答案皆是,那或許你可以來了解一下「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是由三大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所提出。 阿德勒說:「所謂人際關係的煩惱,幾
2025/05/03
以前的我,很怕自己「生氣」。 當我生氣時,最常聽見的話是: 「你也太情緒化了吧?」 「這種事也能生氣?你會不會太敏感?」 「你這樣別人會不喜歡你。」 這些話沒有罵人,卻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甚至連自己明明不舒服,也會先想著要「調整自
2025/05/03
以前的我,很怕自己「生氣」。 當我生氣時,最常聽見的話是: 「你也太情緒化了吧?」 「這種事也能生氣?你會不會太敏感?」 「你這樣別人會不喜歡你。」 這些話沒有罵人,卻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小題大作」了,甚至連自己明明不舒服,也會先想著要「調整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年總共有27天假期,包括元旦、過年、228紀念日、清明節、兒童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日等連休。文章提供了一系列2025年連假懶人包攻略,讓你輕鬆規劃適合的出遊計劃。
Thumbnail
2025年總共有27天假期,包括元旦、過年、228紀念日、清明節、兒童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日等連休。文章提供了一系列2025年連假懶人包攻略,讓你輕鬆規劃適合的出遊計劃。
Thumbnail
2024 行事曆出爐,上班族最關心的莫過於過年放多長、連假有幾次、何時要補班:有鑒於 2023 補班補不完惹民怨,好消息是明年補班日僅 1 天;壞消息則是 3 天以上國定假期所剩無幾,想放連假的朋友只能靠自己啦!
Thumbnail
2024 行事曆出爐,上班族最關心的莫過於過年放多長、連假有幾次、何時要補班:有鑒於 2023 補班補不完惹民怨,好消息是明年補班日僅 1 天;壞消息則是 3 天以上國定假期所剩無幾,想放連假的朋友只能靠自己啦!
Thumbnail
心突然慌了起來,因為年假已到盡頭。 常說對於現今的我來說,假日與非假日並無太大差別,但總還是不一樣的。 假日與非假日之所以沒有差別,是因為非假日我也還是在工作。各種工作債務,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工作日假日,照常追殺而來。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春節假期吧。 春節假期對大部分人來說,彷彿工作
Thumbnail
心突然慌了起來,因為年假已到盡頭。 常說對於現今的我來說,假日與非假日並無太大差別,但總還是不一樣的。 假日與非假日之所以沒有差別,是因為非假日我也還是在工作。各種工作債務,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工作日假日,照常追殺而來。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春節假期吧。 春節假期對大部分人來說,彷彿工作
Thumbnail
今年做好準備展開一些工作 也期望順心 時間好快 除夕前 還在南部 初一 北上 初二 101 台北市 遊了半個台灣 初三 逛街 最喜歡百貨公司 乾淨 好買 食衣住行育樂 方便快速 也很快掌握新趨勢 初四 桃園 變好多 不愧是6都生育補助最高 而今天 小出去走
Thumbnail
今年做好準備展開一些工作 也期望順心 時間好快 除夕前 還在南部 初一 北上 初二 101 台北市 遊了半個台灣 初三 逛街 最喜歡百貨公司 乾淨 好買 食衣住行育樂 方便快速 也很快掌握新趨勢 初四 桃園 變好多 不愧是6都生育補助最高 而今天 小出去走
Thumbnail
年假就這樣進入尾聲了,明天開始要努力用功上班。每到最後一天總是非常希望時間過慢一點,還想繼續放假著,不過總是需要面對現實,畢竟一天只有24小時。 今年年假整整放了6天,我從第一天除夕一早醒來就是吃東西,吃了一整天好久沒有這樣度過了。可以輕鬆的在家什麼事都不去想這樣的感覺真好! 初二到初四一路玩了
Thumbnail
年假就這樣進入尾聲了,明天開始要努力用功上班。每到最後一天總是非常希望時間過慢一點,還想繼續放假著,不過總是需要面對現實,畢竟一天只有24小時。 今年年假整整放了6天,我從第一天除夕一早醒來就是吃東西,吃了一整天好久沒有這樣度過了。可以輕鬆的在家什麼事都不去想這樣的感覺真好! 初二到初四一路玩了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來告訴你!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來告訴你!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
Thumbnail
大家每年都期待這一年可以放幾天假,如果巧妙搭配自己的休假日,今年過年最長甚至可以有長達12天的連續假期!透過連續假期不僅可以安排旅行也能好好放鬆,而2024連假怎麼請呢?就讓我...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Thumbnail
法定正常工作時間自105年1月1日起縮減為每週不得超過四十小時,為落實週休二日,例假日僅限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始得出勤之嚴格規範,定明勞工每七日應有之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另一日為休息日。 實施二週及八週彈性工作時間之例假仍維持每七日至少一日,僅休息日可彈性調整,惟例假及休息日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