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囉書窩|發現我的多重職涯組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 書名

發現我的多重職涯組合:哈佛商學院教你經營最佳職涯與多元身分,一生平衡工作、生活和夢想


■ 觀點

打造多元工作組合

工作確實可以為生活帶來意義,但不該成為生活的全部意義。相反的,要透過更廣闊的視角來思考自己的身分,將個人、職業和人際關係的目標都納入考慮,來定義人生目的,否則,正如德瑞克警告的,「成為工作主義者就是崇拜一個有解雇權力的上帝」。

身分(Identity)、選擇性(Optionality)、多樣化(Diversification)和彈性(Flexibility),這些是「打造多元工作組合」的四大支柱。

投資組合人生這四大支柱的優勢:

  • 身分不受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影響;
  • 選擇性追求各種機會,無須受到傳統線性職涯的限制;
  • 多樣化的資源以降低個人和體制風險;
  • 彈性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安排時間,平衡工作與生活。

難怪我們會害怕失敗

大多數千禧世代被教育要避免失敗,雖然不見得是多數父母有意的策略,但卻是反覆聽到類似訊息造成的結果,「你可以成就任何事!」這類的勵志口號,被內化成「如果你不夠出色,那就是你的錯」,而過度保護的家庭教養方式也使人相信,即使是很小的錯誤,也會對未來造成嚴重的影響。

對失敗的恐懼會導致「焦慮、缺乏自制力、自尊心不穩定、悲觀和自我設限」。總體而言,這可能使人不願意參加對成功沒把握的活動,就像是說,「如果我不確定自己在這方面很出色,我甚至不會去嘗試」。


韌性、適應力、創傷後成長

韌性是從挫折中恢復過來的能力,換句話說,是讓自己利用已經累積的資源,擺脫困境,重新振作起來,繼續朝目標取得進展的一種能力。

適應力則是根據新資訊或現實情況修正目標或策略的能力,這是轉變的藝術。具備適應能力的人,不會認為自己對挫折無能為力,而是將失敗視為暫時的、局部的和可改變的。

塞利格曼博士概述了面對失敗的五種行為,普遍被認為有助於創傷後的成長

  1. 接受對失敗的反應,包括對自己、他人和未來的信念破滅,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並不代表你有缺陷。
  2. 透過控制不安想法減少焦慮,包括認清負面情緒是否超乎你實際面臨的威脅。
  3. 坦然面對失敗,一味壓抑或掩飾失敗可能會讓你感覺更糟。
  4. 以建設性的方式講述故事,將失敗視為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提供發揮優勢、改善關係和嘗試新機遇的契機。
  5. 闡述你的個人原則,並清楚明確地規畫你未來的走向。

■ 解方

尋求第二意見

向我的朋友和專業人脈提出三個相同的問題:

  1. 你什麼時候看到我最快樂的一面?
  2.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來找我幫忙?
  3. 相較於同儕,我在哪方面脫穎而出?

圈起你的文氏圖

  • 步驟1:你的圓圈包含哪些元素?
    • 你目前正在從事哪些活動?
    • 你還參與過哪些活動?
    • 你對什麼極度著迷?
    • 人們對你有什麼特別的印象?
  • 步驟2:找出共同點並進行分類
  • 步驟3:整理各類集合並尋找交點

你的文氏圖和你的人一樣充滿活力,必然會隨著你的生活歷程不斷變化,增加更多的經歷,淘汰不再適合你的事。當你感覺合適時,我希望你能夠深入思考更廣泛的自我定義,包括你是誰、你在乎什麼,以及你能為世界做出什麼貢獻。


啟動商業模式,幫你過想要的生活

你可能對於將生活視為一種商業模式的想法感到不舒服,認為這是商學院教授噁心的資本主義思維,但請聽我解釋。了解誰會願意為你想提供的技能服務付費、願意支付多少錢、這個價值是否大於你工作付出的努力和成本,這是很重要的分析,能夠幫助你建立一個充實又可持續的生活。如果不談論報酬,或是不以創意方式思考我們如何影響商業模式的各個要素,我們最終可能只得選擇過一種由他人定義的生活。

三種常見的投資組合人生模式,和實際的應用:

■ 模式一:兼職型

遵循兼職模式的人會珍惜自己「還算滿意」的正職,因為這使他們得以追求自己其他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如果符合下列情況,兼職型可能適合你:

  • 你想投入一個風險很高、不穩定或薪資報酬不高的領域,但你沒有家族財富做為堅強後盾。
  • 你喜歡有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提供穩定性和其他福利,同時還可以讓你有時間和精力來從事業餘活動。
  • 你有興趣學習新的技能或認真發展新的愛好,而不必考慮要從中賺錢的壓力。

■ 模式二:彎曲型

彎曲型指的是跨學科或領域轉換的一種模式,亦即在看似無關的行業和職能之間大幅轉型。彎曲型工作者有時被不公平地批評為「輕率」,他們(大多時候)依次追求自己不同的興趣,即使這些選擇在外界看起來似乎不合常理。

如果符合下列情況,彎曲型可能適合你:

  • 你真心希望結束目前的生活形態,大膽跨足進入全新領域。
  • 你有足夠的資源、時間和決心提升自己在新領域的能力(或是在過渡時期能夠同時兼顧兩者)。
  • 你能夠找到敘事線,將你不同的興趣追求連結在一起,幫助外界理解你為何轉換跑道,以及你為此帶來的獨特觀點。

■ 模式三:多重專業型

彎曲型工作者是一次全心全意投入到一個主要領域,而多重專業型工作者則是在同一時間投入多個領域,無論是同時從事多項工作,還是將兩個(或更多)領域合併成一個全新的工作方向。他們會在各個專業興趣上更平衡地投入精力,不像兼職者以全職工作為主,業餘活動往往退居次要地位。多重專業型工作者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他們的興趣結合在一起,這通常需要打造個人獨特的職業路徑,而不是遵循已經鋪好的道路。

如果符合下列情況,多重專業型可能適合你:

  • 你感到有必要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相對均衡地投入到兩個或多個領域。
  • 你看到了多個領域之間的結合可能會創造出全新的職業方向,而你也願意成為開闢這條道路的先驅。
  • 你能夠與管理者、同事和合作夥伴充分溝通,使他們明白你在其他領域的工作有正面效應,而不是一種干擾。

定期衡量工作與生活

當工作和生活被視為對立的兩極時,每花一個小時在其中一邊,就等於另一邊減少了一個小時,這不僅導致工作與生活持續的衝突,而且大多數人都體認到,完美的工作和生活平衡並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他們所謂的「平衡」,其實更多是指自主權,也就是說,希望工作不會犧牲到個人的生活

然而,該如何界定這些界限,並確定什麼時候該要「毫不畏懼、毫無保留地」堅守,什麼時候又該屈服,以支持更大的遠景呢?我認為這有兩個關鍵要素:首先闡明什麼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然後追蹤你的努力是讓你更接近或更遠離那些優先事項。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我們未來的幸福絕大部分取決於我們每天做的選擇,這些選擇是關於如何投資自己的時間、如何優先處理無窮盡的責任、和看似不可能的權衡決策,而不是我們在自己領域中晉升到最高職位的能力。


打造你的個人董事會成員

個人董事會通常需要包含以下五種角色:教練、談判者、中介者、加油打氣者和說真話者(請隨意根據個人情況,增加其他符合自身需求的職務)。


講述你的故事

為了實現投資組合人生,你必須願意成為自己的行銷長,這代表你得開始講述關於你是誰、你目前從事什麼活動、你的需求是什麼,以及你引以為傲的故事。這不是要你變得令人討厭,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能見度。分享你的故事不僅讓別人能夠幫助你,也清楚表明你如何能幫助別人,加強雙方的關係。

你需要突顯自己才能獲得機會,推動你成功的人往往不是你已經認識的人,而是那些他們認識的人。提高你在社交網絡中的能見度吧。


管理你的時間

在商業世界,營運管理是我最喜歡的領域之一,讓我從中尋找管理有限資源的靈感和架構,有三個概念對我的時程安排特別有幫助:

  1. 產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2. 關鍵路徑(The critical path)
  3. 計畫停工時間(Planned downtime)

這三種工具加起來能幫助你建立、管理和解決時間表的問題,持續支持你的投資組合。如果你覺得時間不夠用,請評估你的產能利用率;如果你想兼顧多個領域,請分析並調整你的關鍵路徑;如果你感到精疲力竭,請評估你的計畫停工時間


■ 評論

本書提及的文氏圖概念,與其他職涯發展書籍類似,簡單說就是找出你擅長、熱愛且市場願意付費的交集。

最具亮點之處,在於提出了「三種常見的投資組合人生模式」:兼職型、彎曲型與多重專業型。書的後半段則聚焦在個人品牌打造與生產力思維的建立。不過,老實說,是否每個人都需要積極行銷自己,或將所有休息時間也受計畫安排,這部分我持保留態度。至於最後關於財務數字的分析,考量到與台灣環境的落差,對多數讀者來說參考價值有限。整體而言,本書表現差強人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16會員
508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Thumbnail
2025/05/10
看明白過去的傷,生命就有新的出路
Thumbnail
2025/05/09
不被往事定義,走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Thumbnail
2025/05/09
不被往事定義,走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Thumbnail
2025/05/08
不完美才完整,從小目標到微習慣,持續向前的成功逆思維
Thumbnail
2025/05/08
不完美才完整,從小目標到微習慣,持續向前的成功逆思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為何會選擇兼職讀碩士? 害怕自己這幾年都在啃老,消耗自己跟家裡的錢。 想要透過打工、實習跟家教去練習課業以外的能力。 練習時間管理與壓力調適,讓自己轉換讀書的狀態。 ▌代價是甚麼?有捨才有得 掙扎在課業跟工作之間,會影響課業。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要衡量自己的研究能力與經驗能應付多長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對於對畢業之後職業規劃模糊的學生來說,有以下三個建議可供參考。 首先,建議學生主動尋求學長姐的建議。透過與前輩溝通,了解他們畢業後所從事的行業、公司及職務,例如具體是哪家公司的哪個職位。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週日AMA 網友 Jemmy Ko 大神發問)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目前我在大學有兩年多了,有天看了這本書,以下選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寫出一些想法,並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https://www.technice.com.tw/new-submissions/?openExternalBrowser=1&p_code=F123966007 為了讓年輕學子能夠順利踏入科技產業、掌握職場競爭力的關鍵,科技島要開闢「學長姊帶路」專區,讓業界前輩分享求職與任職的珍貴
Thumbnail
目前正在學習職涯規劃的課程,老師鼓勵將其寫下來增加記憶力 以下是我的分享
Thumbnail
目前正在學習職涯規劃的課程,老師鼓勵將其寫下來增加記憶力 以下是我的分享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也一樣不是專業背景出身,只是像想透過牌卡解決自己問題或幫助他人,那可以試試這堂課程~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也一樣不是專業背景出身,只是像想透過牌卡解決自己問題或幫助他人,那可以試試這堂課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