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長於右派獨裁統治時期的希臘(1967~1974年,希臘處於右派軍事獨裁統治時期,作者約莫6~13歲的階段)。當時的統治者以潛伏於鄰國的共產主義威脅為由,替自己的暴行開脫。和作者同時代的1970年代台灣人應該知道那是怎樣的情況,那是騷動不安的年代,因為當時的群眾正奮起爭取被剝奪的民主權利。作者認為希臘1973年的雅典理工學院起義和台灣1979年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其性質與後續影響很相似。作者從希臘和台灣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地理位置,以及有過共同的歷史苦難開始談起。
這本書的主題為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後的經濟學。那麼經濟學跟地緣政治有什麼關係呢?從國家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來看,希臘位於從利比亞延伸至中東,乃至烏克蘭的西方地緣衝突前沿。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更是明白,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區的第一島鏈。台灣因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新冷戰,而越來越不穩定。地緣政治和國防安全與國際貿易始終脫離不了干係,國防安全可以透過外交關係說服,國際貿易在資本主義建構的關係中,利潤才是唯一。然而,在AI早已蔓延地球的未來,和過去各種資本完全不同的新形態資本 ~ 「雲端資本」正在如火如荼地佔據國防安全與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過去的資本只是生產出來的生產工具,也就是說以生產其他商品為目標的機器或工具都可以稱為資本。而雲端資本雖然也包括機器 ( 比如說我們的手機、平板電腦、伺服器、基地台、光纖電纜等 ),但是雲端資本的目的並不在生產產品,而是改變我們的行為,甚至滲透我們的思想。而本書討論的正是 ~ 雲端資本的主人才是全球真正的掌權者。那麼,這些掌權者 (作者稱之為「雲端資本家」)都住在哪裡呢?他們的雲端資本又集中在哪裡 ? 答案是美國和中國。而供應製造雲端資本的關鍵原料,也就是世界上最高階晶片生產者卻是台灣的台積電。弔詭吧….若以傳統貨幣銀行學中的三元悖論作比喻,中國在政治上希望統一台灣,美國在經濟上要求台積電美國設廠,然後台灣為了已經扎根的民主與文化,於政治、於經濟都不希望被中國強取、被美國犧牲。
作者的父親在一家鋼鐵廠當了60年的化學工程師。母親在肥料廠當化學家,後來轉至一家公立醫院從事生化的工作。作者的媽媽曾經向爸爸抱怨,說她在肥料廠當化學工程師的工資是按工作時間計算的,而且從不考慮她的工作熱誠。發揮在工作成效的熱情,老闆不用付錢就得到了。於是不久後便辭職,然後在一家公立醫院找到一份生化研究的工作。投入新工作幾個月後,她開心的告訴我們,至少在醫院裡,她的努力有幫到病人,這使她感到欣慰。作者的母親無意間介紹了僱傭勞動的二元性 ~ 「商品勞動」( 為付出工作的時間,由雇主支付工資購買 )和「體驗式勞動」( 努力熱情勤奮甚或才能,則是受雇者的無償付出 )。作者從雇傭勞動的二元性推導出資本也有其二元性 ~ 「商品資本」和「權力資本」;前者為用來賺取利潤的有形東西,後者則是掌握迫使人做事的無形力量。資本很容易和財富畫上等號,資本主義社會是有錢人的世界。
好萊塢大片《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中,多名超級英雄齊聚一堂,希望拯救地球免於沙漠化。劇中有一場戲是閃電俠坐上蝙蝠俠布魯斯 · 韋恩的車,以超級頑童的無理態度問道 : 「你的超能力是什麼來著?」蝙蝠俠則回答 : 「我很有錢」。蝙蝠俠回答這句話的含義既簡單又深刻 : 龐大的力量來自於龐大的財富,而不是超人的外星肌肉或鋼鐵人的堅硬裝甲。究竟是什麼原因是財富變成了一種超能力呢?從最原始的層面來說就是對稀缺資源的不對稱獲取。( 頁101 )
接著,資本主義出現了,依靠的是資本的全新能力 : 指揮的權力。資本這項隱性的指揮權力重新形塑了全世界。在網路世界裡,我們的身分既不屬於我們自己,也不屬於國家。它分散在無數私有的數位王國裡,有著許多的主人。銀行擁有了我們的身分代碼和全部購買紀錄、臉書非常了解我們喜歡哪些人事物、推特記得每一則引起你注意的貼文,每一項你同意或進入你的觀點,甚至每一項使你停留良久,但不知在做什麼的觀點。蘋果和Google比你更清楚你看了什麼讀了什麼買了什麼?以及何時何地見了什麼人;Spotify擁有你的音樂喜好紀錄,比你記憶中儲存的紀錄更完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公司暗中收集、監控、篩選和交換有關你活動的資料,以增進對你的了解。每一天都會有一些雲端公司掌握你的身分的某些方面。
於是我們被迫例行性的將自己的身分資料交給數位領域中已經被全站的部分例如交給Uber 、Lyft或另一家民營公司。當你要求搭車前往機場時,他們的演算法會派出他選擇的司機。這些擁有演算法的公司亟欲將從你和司機身上榨取的交換價值最大化。這種心圈地運動使有力人士得以掠奪數位共有資源,促進了雲端資本的驚人崛起。如今我們正在目睹一種新型資本的崛起,它的指揮能力前所未見。
如同在18世紀時,許多人被剝奪了使用土地的權利。當時的圈地運動為了要阻止大眾自由使用土地如此重要的資源,而使用各種形式的柵欄。而現在21世紀的我們則被剝奪了對自身身分的控制權,別無選擇地被科技封建在數位部落和社群,同時科技巨頭也把我們所有人變成了雲端佃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