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用力,反而卡更深?—用 FISH 看見卡住的盲點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糾結迷惘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句「這不是基本嗎?」讓她瞬間掉進谷底】

那天晨會剛結束,小慧坐回位置,靜靜地打開筆電,手指懸在鍵盤上,卻怎麼也打不下第一個字。

她剛才才提了一個流程優化的建議,沒想到還沒講完,就被主管用一句:「這不是基本流程嗎?」打斷了。語氣不重,但語氣裡的那種「這有什麼好講的」讓她瞬間語塞。

她不是沒準備,昨晚為了這個提案,她翻了三份報表、查了兩種工具比較;
她也不是沒思考,她只是希望能讓流程更順,團隊少一點重工、多一點喘息的時間。

可是現在,心裡只剩一句話:「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raw-image

【努力沒錯,但太用力,可能會讓你更難前進】

在職場裡,我們都被教導要勇於表達、要主動發言、要爭取機會。

但很少有人告訴我們:「當你過度用力去追求某個需求時,反而可能讓人接不住你,讓你更卡住。」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太渴望被理解、太想做出影響、太害怕被忽視。

而這份「用力過猛」,常常在你沒察覺的時候,把好意變成壓力,把熱情變成干擾。

這時候,我們需要一面鏡子,幫助自己看見:

「我是不是在無意間,用太過的方式去表達太真的需求?」

FISH 四型模型,就是這面鏡子。


🐠 FISH:四種過度需求的卡住模式


🐟 F — Fixation|執著放大

特徵:太專注某個需求,反覆放大表達,讓人喘不過氣。

  • 「我只是想被聽見,為什麼這麼難?」
  • 「我講幾次你才會懂?」
  • 「我都講得這麼清楚了!」

這類卡住常發生在「想被理解」、「渴望被肯定」的人身上。

你越覺得沒被理解,就越想講清楚,
越想講清楚,語氣就越急、細節越多、表情越沉,

久而久之,對方不是聽懂了,而是「關機了」。

👉 提醒自己的提問

「我表達的是需求,還是想被對方保證理解我?」

「我能不能,先緩一下情緒,再給對方空間?」

🐟 I — Intrusion|越界推動

特徵:把個人需求轉化為對他人的期待,造成對方壓力。

  • 「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你還不認同我?」
  • 「這種事你應該先來問我吧?」
  • 「我做成這樣,你還說不夠好?」

這類狀況經常發生在「參與感」或「被尊重」強烈的人身上。

你不是在控制,而是內心希望「對方在意我」,
但你越想拉近對方,對方卻越想退後。

👉 提醒自己的提問

「我是在邀請合作,還是在推動對方照著我的劇本走?」

「我有說出我的需要,還是把對方當成理所當然?」

🐟 S — Skewed|失衡偏重

特徵:過度強調單一需求,導致行為模式固定,失去彈性。

  • 「我們流程已經夠穩定了,別一直改來改去。」
  • 「我就想把事情做完,其他我不管。」
  • 「別再跟我講創新了,我沒空。」

這是很多在職場上「走久了」的人會出現的盲點。
你也許曾經因為「穩」、「快」、「熟」而被信任,
但某天你開始無法應對變化、無法接受嘗試,反而成了團隊的阻力。

👉 提醒自己的提問

「我是不是習慣用同一種方式,去面對不同的局?」

「我壓抑了什麼需求,導致自己越來越單一?」

🐟 H — Handoff|責任外推

特徵:將卡住歸咎於環境、他人,自身保持無力的狀態。

  • 「這裡根本不讓我發揮。」
  • 「他們都不給我學的機會。」
  • 「如果不是這主管,我早就做出成績了。」

這種模式不是找藉口,而是長期累積的無力感。你其實想貢獻,但一次又一次沒被接住,久了就不想主動了。

但當你把期待都放在外部時,也等於把主動權也交出去了。

👉 提醒自己的提問

「在這件事上,我還能多做一點什麼?」

「我有沒有哪個小地方,是我還能拿回來決定的?」

🧭 結語:需求不是錯,用力的方式才是關鍵

職場上的卡點,很多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優秀、也不是不夠努力,
而是我們在「太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反而讓人接不住、也讓自己走不動。

FISH 四型不是批評,而是提醒:

  • 執著型(F):試著鬆手一點點,對方才有餘裕靠近你。
  • 越界型(I):退半步,你才看得到真正的合作空間。
  • 失衡型(S):轉個彎,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別的能力。
  • 外推型(H):收回主動,你才可能真正翻轉局面。

不是你做錯了,而是你「太對了」,只是方式用了太滿。

調整用力的位置,也許你會發現——真正的影響力,不是靠喊出來的,而是讓人願意靠過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2會員
330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受挫不是失敗,而是內在在提醒你四件事:你在乎什麼(W)、可以換個方式走(I)、重新聚焦可控的事(S)、照顧當下的自己(E)。這就是 WISE 四堂課。不再一味硬撐,而是學會理解情緒背後的訊號,讓你重新選擇、重新出發。
Thumbnail
2025/05/14
受挫不是失敗,而是內在在提醒你四件事:你在乎什麼(W)、可以換個方式走(I)、重新聚焦可控的事(S)、照顧當下的自己(E)。這就是 WISE 四堂課。不再一味硬撐,而是學會理解情緒背後的訊號,讓你重新選擇、重新出發。
Thumbnail
2025/05/11
在職場裡,我們常不是被「事實」打擊,而是被「腦內劇本」困住。 小錯誤被放大成大災難、主管沉默被解讀成否定自己。 這些都是主觀閉合的反應。 C.A.G.E. 模型幫你看清:你是被哪一種想法困住了? 你不需要立刻完美,只要願意先停止內心的重播,慢慢把門打開。
Thumbnail
2025/05/11
在職場裡,我們常不是被「事實」打擊,而是被「腦內劇本」困住。 小錯誤被放大成大災難、主管沉默被解讀成否定自己。 這些都是主觀閉合的反應。 C.A.G.E. 模型幫你看清:你是被哪一種想法困住了? 你不需要立刻完美,只要願意先停止內心的重播,慢慢把門打開。
Thumbnail
2025/05/11
你不是走不動,而是剛好卡在情緒轉折點。煩躁、困惑、抗拒、不安,看起來像障礙,其實是轉變的前奏。這篇文章幫你看懂每種情緒背後的訊號與對應策略,讓你從內耗中轉身,穩穩走出下一步。別急著推開情緒,它正指引你往成長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2025/05/11
你不是走不動,而是剛好卡在情緒轉折點。煩躁、困惑、抗拒、不安,看起來像障礙,其實是轉變的前奏。這篇文章幫你看懂每種情緒背後的訊號與對應策略,讓你從內耗中轉身,穩穩走出下一步。別急著推開情緒,它正指引你往成長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一種思念的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思考僵化」意指思惟被固定住了,不能動了,被侷限某個窄小的範圍內,無法考慮到外在影響或是另一種可能,而且越深度思考反而可能越鑽牛角尖,造成完全沉浸在同一個觀點裡無法自拔。 我們可以試著與他人進行討論,用對方想到的補充你沒想到的部分,甚至去找一個想法與你截然不同的人,或許你可以聽到讓你眼睛一亮的不同論
Thumbnail
「思考僵化」意指思惟被固定住了,不能動了,被侷限某個窄小的範圍內,無法考慮到外在影響或是另一種可能,而且越深度思考反而可能越鑽牛角尖,造成完全沉浸在同一個觀點裡無法自拔。 我們可以試著與他人進行討論,用對方想到的補充你沒想到的部分,甚至去找一個想法與你截然不同的人,或許你可以聽到讓你眼睛一亮的不同論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