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事實「打擊你」,是想法「困住你」——C.A.G.E. 讓你重啟自由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

簡報時,主管皺了一下眉頭,
你瞬間語速加快、心跳加速,腦中開始想:「我是不是講錯了?」

你一整天心神不寧,回放那個畫面十幾次,
晚上還告訴自己:「我果然不夠專業,他大概早就對我失望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打擊你的,不一定是主管的表情,而是你對那個表情的解讀?

很多時候讓我們內耗不止的,不是外部事件本身,而是腦中自動生成的劇本。

你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是在自我困住。

而這種困住,有一個名字:主觀閉合(Subjective Closure)

raw-image

🔒 主觀閉合,是你「還沒看清」就急著「關門」

當我們處在壓力、懷疑或情緒敏感狀態時,大腦會傾向快速結案。

我們會自動下結論:「他一定不滿我」「我就是不夠好」「這件事又失敗了」。

這種太快蓋章的思維,看似理性,其實是情緒在主導決策。

這時候,我們不是在面對事實,而是困在一個由自己建構的心理籠子裡

這個籠子,有一個名字叫做:C.A.G.E.


🧠 C.A.G.E. 是什麼?四種讓你越想越卡的主觀閉合模式


🟥 C|Catastrophizing(災難化)

小事沒做好,就直接預測最壞結局

  • 「這次簡報講糟了=主管大概不會再讓我上場」
  • 「這個錯誤=我未來升遷全毀了」

你還沒確認現實的狀況,心裡就先把未來判了死刑。

這不是「過度思考」,而是想得太快又太重

🔁 自我提問:這件事真的這麼嚴重嗎?還是我情緒放大了它的後果?


🟨 A|Assuming(預設惡意)

感受太強烈,就把它當成對方的真實想法

  • 「他回得這麼冷淡=肯定在怪我」
  • 「她突然不講話=一定是不爽我講的提案」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被對方否定,而是被自己的預設劇本刺傷了自己

🔁 自我提問:我真的知道對方在想什麼?還是我只是根據當下的感覺去推論?


🟦 G|Generalizing(全盤否定)

一次挫敗,馬上延伸為整體失敗

  • 「我根本不適合做領導」
  • 「每次重要任務我都搞砸」
  • 「我就是永遠比別人差一截」

這種語言不是反思,而是給自己貼標籤,讓成長空間直接消失

🔁 自我提問:這真的「每次都這樣」嗎?我能不能多看一個例外或一個小亮點?


🟩 E|Endure(壓抑忍耐)

告訴自己「沒事啦」「撐一下就過了」,但情緒始終沒被碰觸

  • 「不想講了,反正說了也沒用」
  • 「就撐一下吧,反正事情都發生了」
  • 「我沒時間難過,先做事比較實在」

你以為自己在堅強,其實只是把情緒壓到角落。

你不是真的走出來了,只是暫時忍著,讓傷口悄悄發炎。

🔁 自我提問:我是真的沒事,還是只是在撐?我願不願意對自己誠實一點,說說這件事其實讓我很不舒服?


🗝️ 解鎖自己:不是想開,而是看清你被「哪一個」C.A.G.E. 困住了

主觀閉合不是「想太多」,而是在沒看清之前,就急著下定論

它不是你的錯,而是你在情緒過載時,大腦為了保護你快速做出的選擇。

但它也會讓你失去選擇。


🧭 想要打開,從這四句話開始問自己:

  • 「我現在是把情緒當事實,還是只是情緒在說話?」
  • 「我真的知道對方怎麼想,還是我只是在猜?」
  • 「這次的事,有沒有可能只是特例?」
  • 「我說我沒事,是不是真的沒事?」

✨ 結語:你不是太脆弱,而是太快關門

每個人都會有主觀閉合的時刻,尤其在我們在意、努力、焦慮或疲憊的時候。

而你越在意的事,越容易讓你關門關得更快、更用力。

但你不是沒有選擇。你只是還沒看到「自己其實可以轉個方向」。

💡 不是事實打擊你,是你內心的劇本把門鎖上了。

而現在,你可以選擇——不是放棄,而是把門打開一點點,透一口氣,走一步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7會員
395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為什麼我們明明每天工作在一起,卻總覺得彼此靠不近?也許不是話不夠多,而是心沒被接住。 人其實渴望五種感受:被看見、被接住、被接納、被肯定、被鼓勵。 這些連結感,就像情緒的維他命,缺了,工作再有效率也會覺得空虛。 給得出的人,才能真的走得近;收得到的人,才願意留得久。
Thumbnail
2025/05/01
為什麼我們明明每天工作在一起,卻總覺得彼此靠不近?也許不是話不夠多,而是心沒被接住。 人其實渴望五種感受:被看見、被接住、被接納、被肯定、被鼓勵。 這些連結感,就像情緒的維他命,缺了,工作再有效率也會覺得空虛。 給得出的人,才能真的走得近;收得到的人,才願意留得久。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4
真正的高手,不是學得多、做得多,而是懂得「給自己出題」。他們不等主管交任務,而是主動從每次工作中挖出可以練習的角度,讓自己越做越深、越走越穩。出題力代表你能看懂問題本質,延伸練習,主動成長,這是從熟手變高手的分水嶺。
Thumbnail
2025/04/20
助人最怕的四個誤區:創可貼式安慰、丟標準答案、直接代辦、過度簡化。這篇用職場實例拆解 B.A.R.S 模型,提醒你:別急著做對的事,要先做「看見人」的事。給的建議再好,也要放在對的時機點,才會有力量。陪伴的關鍵不是解題,而是陪走那段卡關。
Thumbnail
2025/04/20
助人最怕的四個誤區:創可貼式安慰、丟標準答案、直接代辦、過度簡化。這篇用職場實例拆解 B.A.R.S 模型,提醒你:別急著做對的事,要先做「看見人」的事。給的建議再好,也要放在對的時機點,才會有力量。陪伴的關鍵不是解題,而是陪走那段卡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主管本來就需要裝傻,因為如果你直接給答案,對方就會順著你的話接下去,這是人性。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讓人超級火大的情況,那就是你費盡唇舌地解釋,對方卻一臉茫然地說:「說了有什麼用,反正你也聽不懂。」這種情況不僅讓人感到挫折,更可能影響工作效率和職場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有一種讓人超級火大的情況,那就是你費盡唇舌地解釋,對方卻一臉茫然地說:「說了有什麼用,反正你也聽不懂。」這種情況不僅讓人感到挫折,更可能影響工作效率和職場關係。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我發現,一旦我放棄以「全知者」、「教師」的身份寫作,寫作的靈感就會源源不絕從腦中湧出 上一篇談到了金錢,這一篇我想談談工作 我發現類似的劇本,在我不同的工作之中,不斷重複上演 那就是「覺得自己不足 -> 犯錯 -> 被主管唸 -> 引起自責與對工作的恐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促進改變之前,得要先想辦法走入人心,促進覺察的方式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選擇溫柔的那一種。
Thumbnail
促進改變之前,得要先想辦法走入人心,促進覺察的方式很多,如果可以,我希望選擇溫柔的那一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