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美股大起大落,投資人心驚驚
2025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大規模關稅政策,全球金融市場瞬間陷入恐慌。美國道瓊工業指數48小時內狂瀉4000點,S&P 500指數單日暴跌4.8%,創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
但沒過幾天,市場又因為政策利多、情緒修正等因素出現V型反轉,許多投資人一時之間經歷了從天堂到地獄、再從地獄回天堂的情緒過山車。
這種劇烈波動下,投資人常常不是理性分析,而是被情緒牽著走,犯下許多「行為偏差」(Behavioral Biases)。CFA教科書特別強調,認識這些偏差,是每個投資人穩健理財的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本文就用這次美股V型反轉為例,帶大家認識最常見的投資行為偏差,讓投資人在市場風暴來臨時,能更冷靜地做出正確決策。
什麼是行為偏差?投資人都會犯的小毛病
根據CFA教科書,行為偏差分為兩大類:
- 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來自於思考方式的錯誤,例如過度自信、代表性偏差。
- 情感偏差(Emotional Bias):來自情緒與感受,例如損失厭惡、後悔厭惡。
這些偏差會讓我們在面對市場劇烈波動時,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甚至明知不對,卻還是忍不住跟著情緒走。
美股V型反轉,投資人常見的三大行為偏差
1. 過度自信偏差(Overconfidence Bias)
很多人在牛市時覺得自己「眼光精準」、「選股神準」
,一跌就以為自己能抄到底部,結果反而越買越跌,甚至加碼攤平,最後虧損擴大。CFA教科書提醒,過度自信會讓人高估自己的判斷力,低估市場風險,容易過度交易或集中持股,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
生活案例:某些投資人看到美股大跌,認為「這次一定是抄底良機」,結果沒想到關稅議題持續發酵,股市又跌一波,使得資產縮水超過預期。
p.s. 在這波V型反轉的過程中,有許多投資人因為資產虧損過大,砍在阿呆谷!!現在回頭看肯定心都在淌血。
2. 損失厭惡偏差(Loss Aversion Bias)
人對損失的痛苦,遠大於獲利的快樂。當股市暴跌時,很多人寧願死抱著虧損股票不賣,期待反彈回本,卻忽略了資金的機會成本;甚至在反彈時又過早賣出,只為了「止損」或「落袋為安」,結果錯失後續漲幅
。
生活案例:某些投資人手上的股票大幅下跌,在下跌過程中死都不肯賣,心想「只要不賣就不算虧」,結果資金卡死,錯過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後來美股反彈之後,一碰到成本價附近就著急下車,後面上漲的都跟他無關了。
3. 心理帳戶偏差(Mental Accounting Bias)
投資人常會把不同的錢分開「心理帳戶」管理,像是「這是我賺來的錢,可以冒險一點」、「這是本金,不能動」。這種分類其實不合理,因為錢的來源不影響它的價值。CFA教科書提醒,心理帳戶會讓人忽略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做出片面決策。
生活案例:某投資人原本長期投資ETF,看到美股大跌,剛好3月份領了一筆績效獎金,他心想這筆資金是「額外多出來的」,所以改變原本的投資方針,將「額外的資金」投資到一個他認為跌很深的股票,期待有超額報酬。
p.s. 其實投資超跌股票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這筆投資不在原本的投資計劃當中,反而是因為突然多一筆資金才突然加進去,那就違反了投資紀律,更恐怖的是,萬一選擇高風險投資最後有巨大虧損,很多投資人還會安慰自己『這筆錢是當初多的,沒關係』,錢就是錢!!就算是臨時多出來的也是錢!!
為什麼會這樣?行為偏差背後的心理學
這些偏差其實來自人類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在面對不確定、壓力大的情境時,大腦傾向用直覺、經驗快速下判斷,而不是冷靜分析數據。
這在原始社會幫助我們逃避危險,但在現代投資市場,卻常常讓我們做出錯誤決策。
CFA教科書強調,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思考盲點,是投資成功的第一步。
如何避免行為偏差?CFA教科書的三大建議
1. 建立紀律化投資計畫
事先規劃好投資策略、資產配置和風險承受度,遇到市場大波動時,嚴格按照計畫執行,不輕易因情緒改變操作。
即將退休的巴菲特一輩子都盡量讓自己保持在高紀律且不斷確認投資市場情況的能力,不會受到市場影響,這樣的能力讓他非常的成功,但這或許也是幾乎99%的人沒辦法複製的!
2. 定期檢視與反思
每隔一段時間檢視投資組合與決策過程,反思自己是否因為情緒或偏見而做出非理性決策。
3. 尋求外部意見
遇到重大決策時,可以請教專業理財顧問或與朋友討論,避免陷入「自己永遠是對的」的陷阱。
p.s. 剛好認識一位朋友,在這波大V下跌段幾乎要破產,只要川普在晚一天宣布豁免就當場負債上千萬(過去他可是股票常勝軍,一路投資台股資產超過2個億!!),經過這次事件之後,趁著反彈波快速減少槓桿下車,逃過一劫。
結語:認識偏差,做個理性的投資人
美股V型反轉的戲碼,未來還會不斷上演。市場永遠充滿不確定與波動,投資人最難克服的,其實不是市場本身,而是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偏差。
CFA教科書提醒我們,理性投資不是要完全沒有情緒,而是要認識自己的盲點,建立紀律,持續學習。
下次遇到市場大震盪時,記得先深呼吸,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決策,是理性還是情緒在主導?」只要能多一分自覺,少一分衝動,你離穩健理財就更近一步!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方按下愛心當作鼓勵💖
💵想要持續獲得金融財務知識,歡迎追蹤+分享💖
💵普及正確系統性的金融知識是我的志向,歡迎留言給我鼓勵💖
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你的錢未來值多少?看懂「現值模型」(Present Value Model)讓投資不踩雷!
【196億呆帳風暴】從中鼎事件學風險管理:你我都該懂的投資風險課
如果會暴跌或暴漲該怎麼賺大錢?跨式組合策略 Strangle Strategy
你聽過移動平均線(MA),那你聽過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VWAP)嗎?
普通人也能看懂的財務報表 —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