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想法的技術》書看過就忘?先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門技術,作者把「整理」系統化整理出來。

想法很多雖然是「優點」,但無法統整的話就是「毒藥」

作者是福柱煥(복주환),「整理想法研究所」機構代表。曾在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做培訓,廣受上班族歡迎,連邏輯性強的檢察官都請他去演講。

他經營的YT頻道主要分享如何整理想法、組織思緒到提升學習和表達。


要講如何整理想法之前,作者先分析為什麼整理不出想法?

整理不出想法的三大原因

整理不出想法根本原因有三個,看不見、沒工具,沒原理。

#01 看不見想法

思緒是無形的,閃逝而過,所以很難整理。

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把想法可視化。

想法可視化最方便的工具就是—我們的雙手

用手把想法寫出來,一來看得見想法,動手也可刺激腦額葉活動。

#02 沒有整理想法的工具

你知道整理想法的工具有多少嗎?

300+

驚人吧,竟然有超過300個,好消息是不需要每個都會,重點是熟練工具,搭配狀況使用適合的工具。

書裡會介紹:設定目標可以使用「曼陀羅圖」,解決問題時可以利用「邏輯樹」,延伸或整理思維時用「問題圖」等等。

#03 沒有整理想法的原理

作者說,無法整理想法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立即整理想法的習慣。

整理想法的原理,羅列,分類,排列。

  • 羅列:整理之前,要先挖出很多想法。(挖掘想法可參考自由書寫術這篇文章)
  • 分類:訂出基準之後分配的行為,這是過程裡最重要角色。

聽起來有點抽象,以一天的作息舉例的話,分類的基準可以是,

以時間的種類:早、中、晚,

以任務的種類:工作、學業、日常生活等來區分。

分類可以幫助想法變得有系統。

  • 排列:決定優先順序,把想法轉為行動的階段。

這三個原理幾乎可以適用所有主題,企劃、學習、寫作等等,也可搭配其他思維工具一起使用。

整理想法的藍圖

《整理想法的技術》介紹13種整理想法的工具,依使用場景分類如下圖。

摘自《整理想法的技術》

摘自《整理想法的技術》


這篇文章只會介紹<第五章-讀書>喔。

整理閱讀想法的技術

要是讀了1000本書,發現記不住任何一本,應該很無力吧?

作者說他就是這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智能不足。

但藉由這個經驗,他才領悟到不用讀那麼多本,把一本書讀懂讀好比較重要。

並且發現,讀書不能按照「我」喜歡的順序,而是要照「大腦」喜歡的順序來讀書。

大腦喜歡先建立全面架構,抓住核心重點,再去補足細節內容。

讀書順序分成三個階段:讀書前→讀書中→讀書後。

01 讀書前:了解書的全貌,讀封面→作者→前言

讀書前的閱讀活動,作者描述為「製作能裝載內容的記憶容器」階段。

這個記憶容器的比喻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像是對書本提出各種問題,過程中把疑似答案的資訊捕進記憶網,網鋪得有多大張,補獲數量就越豐富。

如何把網結大,最簡單的方法是—提問。

  • 為什麼書名這麼取?
  • 誰需要學這個方法?
  • 什麼時候用得上?
  • 怎麼做?

比起別人直接灌入,自己主動想了解的內容記得更深。

如果讀書時不具好奇心,即使是再好的內容,也無法長久留在記憶中。


02 讀書中:掌握核心內容,讀目錄→內容→整理

接著正式進書籍內容。

與其將項目分別羅列加以記憶,我們的大腦更偏向於把各項目的關聯性串連起來,組成大綱來記憶,才能記得更長久。

目錄是一本書的骨架。

我自己閱讀的時候,會把目錄當作導航,一本書那麼厚,有時讀著注意力渙散,就翻回目錄,看看自己在哪,重新定位再出發。

跟找路的邏輯一樣,先找出主要的幹道,看自己在哪條小巷,離大道有多遠,相對方向在哪。

現在書中的這句話,要表達哪個論述,跟這個章節或書的主題關聯性高嗎?

閱讀時停下來想一下,思緒就不會一直漂走,也能順便回顧,加強記憶。


03 讀書後:整理書的內容和自己的想法

讀完可以寫感想或是書評,還有製作閱讀清單

閱讀清單是紀錄自己想讀的書。

這邊要特別推薦閱讀清單的好處:

#看得見自己讀過的書→產生自信,激勵自己

#避免閱讀偏食→分類書籍,避免只讀同一類書

#可以維持讀書的習慣

最能激勵一個人不是外在獎勵,這種鼓勵持續時間不長,反倒是回顧過往努力的紀錄,得到的滿足感更高,產生正向循環,維持讀書習慣。

清單上只要簡單記下,書籍類型、書名和作者,讀書的開始日和完成日就好了。


按照閱讀的前中後三步驟,讀過的書就不容易忘。


小結

這張圖大家應該不陌生,日本雙刀流「怪物」大谷翔平,高中就訂下「8球團第一指名」為目標,他詳細的列出實現目標需具備的能力和行動,並努力實踐。

人的想法每天有5萬到7萬個,把想法整理並寫下來,可以減緩心中焦慮,也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挺像替自己的目標寫一篇目錄的,是吧。

摘自 《整理想法的技術》

摘自 《整理想法的技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狙擊王-avatar-img
2024/06/06
收益良多,不過得多讀一下免得又忘了
艾利森 alison-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8
狙擊王 很高興有幫助~
avatar-img
艾利森 alison的沙龍
64會員
27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2024/07/31
簡報,簡單扼要說明一件事,並且達到目的。 目的可能是說一件事、上一堂課、賣個東西,或是把一個信念種到別人心中。 你有想過,你的目的是哪一種嗎?
Thumbnail
2024/07/31
簡報,簡單扼要說明一件事,並且達到目的。 目的可能是說一件事、上一堂課、賣個東西,或是把一個信念種到別人心中。 你有想過,你的目的是哪一種嗎?
Thumbnail
2024/07/19
這本工具書以章魚次郎和寄居蟹叔叔的對話引導讀者探索自己的腦內迷宮,並提供寫日記的好處和技巧,激發更多寫作靈感。
Thumbnail
2024/07/19
這本工具書以章魚次郎和寄居蟹叔叔的對話引導讀者探索自己的腦內迷宮,並提供寫日記的好處和技巧,激發更多寫作靈感。
Thumbnail
2024/07/10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2024/07/10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如何將書籍章節中重要的知識進行條理化整理,並提出效率化閱讀的方法,適用於任何領域的知識學習。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Thumbnail
讀完書後什麼也沒記住,是因為人家怎麼寫,你就怎麼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