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門技術,作者把「整理」系統化整理出來。
想法很多雖然是「優點」,但無法統整的話就是「毒藥」
作者是福柱煥(복주환),「整理想法研究所」機構代表。曾在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做培訓,廣受上班族歡迎,連邏輯性強的檢察官都請他去演講。
他經營的YT頻道主要分享如何整理想法、組織思緒到提升學習和表達。
要講如何整理想法之前,作者先分析為什麼整理不出想法?
整理不出想法根本原因有三個,看不見、沒工具,沒原理。
思緒是無形的,閃逝而過,所以很難整理。
因此,我們要想辦法把想法可視化。
把想法可視化最方便的工具就是—我們的雙手。
用手把想法寫出來,一來看得見想法,動手也可刺激腦額葉活動。
你知道整理想法的工具有多少嗎?
300+
驚人吧,竟然有超過300個,好消息是不需要每個都會,重點是熟練工具,搭配狀況使用適合的工具。
書裡會介紹:設定目標可以使用「曼陀羅圖」,解決問題時可以利用「邏輯樹」,延伸或整理思維時用「問題圖」等等。
作者說,無法整理想法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立即整理想法的習慣。
整理想法的原理,羅列,分類,排列。
聽起來有點抽象,以一天的作息舉例的話,分類的基準可以是,
以時間的種類:早、中、晚,
以任務的種類:工作、學業、日常生活等來區分。
分類可以幫助想法變得有系統。
這三個原理幾乎可以適用所有主題,企劃、學習、寫作等等,也可搭配其他思維工具一起使用。
《整理想法的技術》介紹13種整理想法的工具,依使用場景分類如下圖。
這篇文章只會介紹<第五章-讀書>喔。
要是讀了1000本書,發現記不住任何一本,應該很無力吧?
作者說他就是這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智能不足。
但藉由這個經驗,他才領悟到不用讀那麼多本,把一本書讀懂讀好比較重要。
並且發現,讀書不能按照「我」喜歡的順序,而是要照「大腦」喜歡的順序來讀書。
大腦喜歡先建立全面架構,抓住核心重點,再去補足細節內容。
讀書順序分成三個階段:讀書前→讀書中→讀書後。
讀書前的閱讀活動,作者描述為「製作能裝載內容的記憶容器」階段。
這個記憶容器的比喻我覺得很有意思,就像是對書本提出各種問題,過程中把疑似答案的資訊捕進記憶網,網鋪得有多大張,補獲數量就越豐富。
如何把網結大,最簡單的方法是—提問。
比起別人直接灌入,自己主動想了解的內容記得更深。
如果讀書時不具好奇心,即使是再好的內容,也無法長久留在記憶中。
接著正式進書籍內容。
與其將項目分別羅列加以記憶,我們的大腦更偏向於把各項目的關聯性串連起來,組成大綱來記憶,才能記得更長久。
目錄是一本書的骨架。
我自己閱讀的時候,會把目錄當作導航,一本書那麼厚,有時讀著注意力渙散,就翻回目錄,看看自己在哪,重新定位再出發。
跟找路的邏輯一樣,先找出主要的幹道,看自己在哪條小巷,離大道有多遠,相對方向在哪。
現在書中的這句話,要表達哪個論述,跟這個章節或書的主題關聯性高嗎?
閱讀時停下來想一下,思緒就不會一直漂走,也能順便回顧,加強記憶。
讀完可以寫感想或是書評,還有製作閱讀清單。
閱讀清單是紀錄自己想讀的書。
這邊要特別推薦閱讀清單的好處:
#看得見自己讀過的書→產生自信,激勵自己
#避免閱讀偏食→分類書籍,避免只讀同一類書
#可以維持讀書的習慣。
最能激勵一個人不是外在獎勵,這種鼓勵持續時間不長,反倒是回顧過往努力的紀錄,得到的滿足感更高,產生正向循環,維持讀書習慣。
清單上只要簡單記下,書籍類型、書名和作者,讀書的開始日和完成日就好了。
按照閱讀的前中後三步驟,讀過的書就不容易忘。
小結
這張圖大家應該不陌生,日本雙刀流「怪物」大谷翔平,高中就訂下「8球團第一指名」為目標,他詳細的列出實現目標需具備的能力和行動,並努力實踐。
人的想法每天有5萬到7萬個,把想法整理並寫下來,可以減緩心中焦慮,也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挺像替自己的目標寫一篇目錄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