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幾位讀者來訊,詢問關於國考「作文」的準備方法。今天,就來聊聊我對這一科的真實想法。
剛開始接觸國考時,相信許多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把分數拉高,讓自己更有機會金榜題名?」以四等考試為例,共同科目包含英文、國文(含作文)、憲法和法學緒論。
不少新手考生,因為對專業科目尚不熟悉,便想透過拉高國文與作文的分數來提升總成績。對此,我想說:請放下這樣的想法,把時間與精力放在準備專業科目上,才是更有勝算的策略。
因為作文的評分極為主觀,命題方向也難以預測。你可能花很多時間寫出一篇自認精采的長文,卻無法對中閱卷老師的胃口,最後只拿到一個平平的分數,難以真正拉開分數差距。
國考是一場「就業考試」,跟學生時期的「升學考試」邏輯完全不同,國家考試考的是你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說得直接一點:你會上榜,關鍵絕對不在作文很高;你會落榜,也不會只是因為作文寫得不好,而是專業科目分數不夠高。
與其寄望作文能拉高總分,不如多練幾題專業科目的申論或選擇題
就四等考試來看,選擇題可以設定每科90分為目標,以進入高分群,成為上榜候選人,但即使作文拿了高分(而且還要運氣對到老師口味),若專業科目不夠強,依然有可能名落孫山的。
-----------------------------------------------------
我自己在第一次投入國考戰場時,已經練了三個多月的考古題。當考期逼近,我想請老師看看我申論的寫作狀況,因此報名了一個「申論寫作班」,老師除了會批改,也會給出建議,很符合我的需要,當時我除了選了幾科專業科目(如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還順手「加購」了作文批改服務。
因為我離開學生時代已久,對作文有些生疏,但印象中以前作文分數都還不錯,所以就沒太在意,也沒背範本、沒上課,就直接寫了一篇寄出。
結果收到回覆,老師給了極低的分數,還在紙上大大的用紅字寫著「缺乏文采!請好好上課,並參考作文範本!」。
那一刻,我的自信心瞬間崩潰。天啊!好低分。
不過我很快就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我要把時間拿去補強作文嗎?畢竟當時距離考試不到兩個月,我還有四科專業科目的申論題要練習,法學緒論與憲法的選擇題也還沒練完。寫一篇作文的時間,足夠我練完50題選擇題+檢討錯題,或者再多背幾題申論重點。
更何況,作文分數太主觀,題目又無範圍,範本裡的名言佳句成百上千句,要理解並背下來得花費大量時間和心力——這些精力,我實在捨不得浪費。
於是,我當機立斷:放棄作文,不再寫、不再寄、不再登入老師的課堂(老師對不起),不再花時間求作文的一絲進步。雖然浪費了報名費,但我更在意的是——時間。
我將全部心力投入在專業科目的申論題練習,認真聽課、寫題目、修改,再重寫。兩個月內,我完成了每科12題,共48題申論題,全部交由老師批改,並根據回饋不斷修正提升。同時,我也利用碎片時間練習選擇題,扎實準備。
面對作文,我做了策略性調整,只設三個目標:
- 一定寫滿第4頁,達到最基本的篇幅。
- 不要文不對題,先擬大綱再動筆。
- 一定在時間內完成並收尾。
我沒背範本,也沒學華麗文采,就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完成考場作文。
結果:兩次參加國考,相隔十年,作文分數分別是39分與40分——幾乎相同。兩次成績都名列前十名,靠的是穩紮穩打的專業科目成績。
我寫這篇文章,不只是為了分享作文的準備心得,也想給正在備考的你一點鼓勵。考試過程中,我們都可能會焦慮、懷疑自己、受到外界影響而動搖,這些感受我都懂。但國考真正考驗的,是我們的決心。
我沒有因為老師給的低分而自亂陣腳,也沒有急著補救作文能力,而是冷靜評估後,選擇將時間投注在最值得的地方。
因為,這場考試的主角是你。只有你能決定要怎麼走下去,老師的意見可以參考,但終究只是輔助,我們必須學習怎麼做決定。
最後,我想特別說明,我對作文老師與寫作教學始終心懷敬意。能夠幫助學生表達思想、提升文字能力,本就是非常珍貴且有價值的專業。只是站在備戰國考的角度,我不得不誠實地評估時間的使用效益,選擇將更多心力投注在專業科目,並非否定作文本身的重要性。
我想傳達的並不是「作文不值得準備」,而是「在資源有限、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如果你有時間、有興趣加強作文當然很好,但如果時間緊迫做出取捨,也無需因此心懷不安或感到焦慮。
如果真的真的連四頁都沒信心寫滿,在空餘時間輕鬆的看看報紙或網路上的文章,這是我的建議。
每一位考生,都有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備考策略。希望我的分享,能讓你更安心地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與取捨。
祝福備考順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追蹤我的專頁<微光拾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