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我也曾翻閱各種參考書與上榜心得,嘗試許多別人推薦的學習法,期望提升效率、快點進入狀況。 但實際操作後才發現,有些方法真的不適合我,例如: 1. 情境記憶法:像是把法條貼在冰箱、牆壁、洗手台鏡子前,透過日常觸景生情來加深記憶--失敗。 我是一個會明確切割「讀書」與「休息」時段的人,只要離開讀書狀態,我就會完全放下考試相關的思考,這樣的「切割」,反而讓我不會心生厭煩,不易倦怠。 2. 設定詳細進度表:像是規劃每天讀哪一科、哪一章節-失敗(總是第二天就破功) 因為我不是那種能按表操課的人(笑)。 3. 聽課錄音或自錄音檔:失敗(馬上睡著) 我是視覺型學習者,對文字特別敏感,但聽覺較遲鈍,用聽的方式很容易疲憊、分心,效果極差。 4. 按照國考日程表安排作息:失敗。 再次印證自己真的不適合按表操課。(笑) 5.一本書主義-失敗。 經過實測,我應該是3本書主義,每科買3個老師的書,用不同的方式闡述同一個概念,更能讓我明白這個觀念在講什麼,還有我非常愛用google大神。 這些方法或許對別人很有效,但對我而言,卻不管用。反覆測試之後,我慢慢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也建立了最適合自己的讀書節奏。 因此,如果在準備考試的路上遇到卡關,不必急著懷疑自己。很多時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方法不適合。真正重要的,是找到那個讓你「用得久、走得遠」的方式。 我們常看到上榜新聞標題寫著:「日讀10小時、一次雙榜」,這固然令人佩服,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得這麼做才能成功。像我,就比較適合把讀書時間切成十幾段,交錯科目來讀。平均每天5-6小時,就是我的極限了。 不一定要當苦行僧才能上榜,但越了解自己讀書風格的人,上榜之路會越順利,這個沒辦法問別人,必須要自己嘗試才能得到。 讀書地點也是一樣,很多人說家裡誘惑多,要去圖書館或自習室讀書,但我恰恰相反,覺得家裡才是最讓我安定、能長時間投入的地方。 結論是:備考的方法百百種,別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藥。 沒有「最好」的讀書法,只有「最適合你」的方式。建議你勇於嘗試,也勇於捨棄。 唯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讓你走得久、走得順,直至順利上榜那天。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微光拾穗 -願我故事裡的隻字片語,成為你生命中的光
10會員
27內容數
歡迎來到「微光拾穗」,這裡是為備考路上的你準備的一盞小燈。
我曾經和你一樣,走在壓力、迷惘與不確定中。
現在的我,想把那些經驗轉化為支持和陪伴,
給還在努力的你,一點方向、一點勇氣,還有一點溫暖。
如果你願意,也可以留言和我說說你的故事。
我永遠相信,付出的努力不會白費,我已經上岸了,下一個換你。
2025/05/11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不斷強調,想要高效率準備國考,請直接「做考古題」、「練習考古題」。但「做考古題」到底該怎麼「做」?今天就來不藏私地分享我自己的實戰經驗與方法。
這是我個人的備考流程,不一定適用每個人,請斟酌採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2025/05/11
在過去的文章中,我不斷強調,想要高效率準備國考,請直接「做考古題」、「練習考古題」。但「做考古題」到底該怎麼「做」?今天就來不藏私地分享我自己的實戰經驗與方法。
這是我個人的備考流程,不一定適用每個人,請斟酌採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2025/05/08
距離初次次考上公職,對我來說已經是好久以前的往事,雖然我早已離開司法體系,但我永遠會記得那段奮鬥的日子。
這不只是一段備考的故事,而是一場關於「相信」與「堅持」的道路。
如果你正在備考或處在人生某段模糊又迷惘的時光裡,願我的故事能為你點一盞燈。

2025/05/08
距離初次次考上公職,對我來說已經是好久以前的往事,雖然我早已離開司法體系,但我永遠會記得那段奮鬥的日子。
這不只是一段備考的故事,而是一場關於「相信」與「堅持」的道路。
如果你正在備考或處在人生某段模糊又迷惘的時光裡,願我的故事能為你點一盞燈。

2025/05/03
進行輔考這些年,我總結了最多人私訊詢問的15個問題,做成簡答版本,供大家參考。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也歡迎大家多看別人的分享,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其實,考上沒有所謂「唯一的最佳方法」,可以不斷嘗試、調整,關鍵在於你是否感受到自己有進步。

2025/05/03
進行輔考這些年,我總結了最多人私訊詢問的15個問題,做成簡答版本,供大家參考。
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一個人,也歡迎大家多看別人的分享,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其實,考上沒有所謂「唯一的最佳方法」,可以不斷嘗試、調整,關鍵在於你是否感受到自己有進步。

你可能也想看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有些複習方式很沒效率,有些複習方式能協助孩子把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究竟何在?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