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爬山也爬了好一段時間,但其實因為排休的關係,每次放假只有一天,能去的地方有限。
大多都是家裡附近的紅淡山、姜子寮、大尖山、九份茶壺山或基隆山,偶爾再搭個捷運到軍艦岩、象山這些比較方便的山區走走。 再遠一點的,就得靠心血來潮,才能臨時拉一趟長一點的行程。
家人或朋友常問我:「你每次都去那幾座山,不會膩嗎?」
我總是笑笑地說:「不會膩啊,膩了我還去幹嘛?」
雖然是同樣的山,但每次去、每一次走的感覺都不一樣。
有時候陽光燦爛,整座山亮得像在發光;有時雲霧繚繞,走在裡頭像進入一部安靜的電影。 有時路上人很多,大家三三兩兩邊走邊聊,我從旁聽見有人分享哪座山最近開花了、哪條路線不錯,心裡就默默記下一筆。 也有時候山裡幾乎沒人,只有自己的腳步聲和呼吸聲,整個世界只剩下眼前這條山徑,讓人安心極了。

我開始發現,山上的風景,很像我的心情。
起伏不定的坡度,就像每天的情緒;忽晴忽雨的天氣,好像生活裡各種難預料的變數。 但不管當下有多難走,只要一步一步慢慢來,總是能抵達。 有時會想放棄,但每次撐過去、回頭一看,總會慶幸自己沒有停下來。

爬山變成了一種習慣,也像是一種溫柔的練習。
在山裡,我不需要解釋自己、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 我只是呼吸著、走著,偶爾停下來看看風景的人。
也許就是這樣,我才越來越喜歡山。
喜歡那種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只是靜靜地走著,也能感受到「我還活著」的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