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個習慣的開始,其實只是因為「不知道能幹嘛」。
那時候的我,工作是排休制,很難有連休兩天的假。一旦只有一天的空閒時間,去哪裡好像都不太夠。不像週末班族可以安排一趟小旅行,我則常常陷入「只放一天要幹嘛?」的空虛。
原本想找朋友打球或聚一聚,但平日大家都在上班。社交失敗,只好自己找點事做。
就這樣,開始試著一個人去走走看小山。紅淡山、姜子寮、象山、軍艦岩……這些市郊的小山路不長,不需要特別準備裝備或行程規劃。背個小包,帶瓶水,就可以出發。有運動,有風景,還能短暫離開平常生活裡的壓力。走著走著,突然覺得其實也不錯。
最有趣的是,後來我發現——某些山上,訊號不好。
主管傳訊息會「無法送達」或「尚未讀取」。那時候的我,還會擔心會不會被說話,結果下山後,把登山照片拿給主管看,他反而笑笑地說:「哦~爬山喔,那怪不得。」
主管沒說什麼,我反倒鬆了一口氣。甚至某種程度上開始期待這樣的「暫時消失」。
就這樣,從偶爾走一走變成習慣,從習慣變成興趣,然後——不知不覺,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後來的我,開始研究裝備、看 YouTube 的登山影片、查天氣查路線,甚至開始買頭燈、快乾衣、登山杖……這些當初從沒想過自己會碰的東西。
有一陣子,我還想:「我怎麼突然變成這樣的人了?」
但回頭想想,其實一切的起點,不過是「那天放假一個人沒事做」,想找個地方走走。
只是走著走著,就走了好幾年。
有時候我們都以為,熱愛要來得很明確,要有動人的開端。
但其實,很多喜歡,是這樣悄悄長出來的。不是因為某件事驚天動地,而是因為,它剛剛好出現在你那段生活的縫隙裡,填補了一點空白,讓你覺得舒服。
山就是這樣陪著我,從一個人放假沒事做,到後來,每當心亂時,就會想往山上走。
如果你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也許,可以隨便找座山,走走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