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於1979年的MOE雜誌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繪本專門月刊, 2004年1月號推出的特別企劃「日本人氣繪本作家百選」中,專訪了100多位人氣繪本作家,深入探討他們與繪本世界的淵源。其中,「喜愛的作家、作品」問卷中,長新太位居第一名高人氣,最受景仰。
有趣的是,深受繪人氣本作家喜愛讚賞的大師長新太,却是讓許多大人讀者歎為觀「止」的作品,別誤會了,是「止步」的「止」唷!
不可諱言的,他的書確實讓許多大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不知大師究竟要傳達些什麼?而有趣的是,偏偏他的書又讓孩子們HIGH到不行,不論是無厘頭搞笑的《高麗菜弟弟》、《高麗菜弟弟的星期天》、《獅子變變變》,詭異的《花的貓》,有點恐佈的《狗的鬼》,還是讓大人不停捏把冷汗的《橡皮頭蹦太郎》。

長新太那詭譎的特異時空究竟暗藏了什麼令人又愛又恨的祕密?讓許多大人讀長新太的書變成一場考驗。這個有點小殘酷的考驗在於,大人是否願意坦然的把自己的不懂(無知)呈現在孩子面前?是否願意在孩子面前承認我們也有著許許多多的不懂。
潛能開發大師Michael J. Gelb從小便崇偶像「達文西」,畢生深入研究達文西如何成為西方歷史中所謂的「五百年來一完人」。他的著作《7 Brains-怎樣擁有達文西的七種天才》便是他用了一輩子的潛心研究所歸納出來的。其中一個最耐人尋味的天才便是「包容」了。作者指出,在達文西的許多手稿中,不斷的提出人們要勇敢的去面對「未知」、「模糊」與「曖昧」種種不明事物,因為他相信這其中潛藏著許許多多可能與不可能,是創造的重要來源。
這讓我想到,在這個科技昌明的年代,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自以為已充份掌握,瞭解這個世界甚至宇宙的種種,殊不知,「未知」遠遠比「已知」多出太多太多。以物種分類為例,目前大約只有180萬種的有效種生物已採用林奈的二名法命名。180萬的數量已經夠嚇人了吧,但事實是它還不到估計應有種數的5~10%啊!
同樣的,目前人類對自己的內在也是「知之甚微」,許許多多的作家透過書寫、記錄、創作,來爬梳那深不可測的「內在」,而「感覺」便是人類內在極為重要的一環,對許多人,尤其是創作人來說,許多時侯,朦昧不明的「感覺」,它的重要性更甚於理性的思考與分析。
所以,我們或可說,讀長新太,是對成人的溫柔提醒,提醒崇尚理性科學的我們,要學著孩子把腦袋裡的東西清空,跟隨身體的帶領,和那些被我們壓抑或深藏在內心深處,饑餓的、溫暖的、舒適的、不安的、惶恐的、詭異的、期待的⋯,甚至是無以名狀,難以言說的各種感覺同在。事實上,「感覺」與「存在」的關係,是哲學中長久以來的重要議題,20世紀法國現象學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甚至提出了「我感覺所以我存在」的主張。
我喜歡讀《高麗菜弟弟》時經歷期待、思考與猜測後而獲得不出所料的欣喜或意料之外的驚呼,種種層次豐富的心緒轉折;《高麗菜弟弟的星期天》則是讓我感覺胃的隱隱抽動,一股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詭譎與些許幽微的惶恐,彷彿是繪本中的恐怖片。奇妙的是,在經歷過那種恐怖的感覺,合上書之後竟然會想哈哈大笑,只能說,繪本真是太神奇了吧!
下一篇,我們將和大家聊聊,長新太繪本裡強大却無形的音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