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的芙莉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葬送的芙莉蓮》這部作品中,芙莉蓮這個角色無疑是極具深度與矛盾的存在。她是一位活了數百年的魔法使,擁有壽命遠超常人的「長生種」,在她悠久的生命歷程中,展現出一種獨特的處世哲學:一邊熱愛學習,一邊又刻意不那麼認真

這樣的設定,充滿了寓意與對人性的深刻映射。以下是幾個角度的解析:


🎓 一、學習狂 × 悠哉派:看似衝突,實則並存的矛盾體

芙莉蓮對知識的渴望是發自靈魂的。她會為了理解一個古老魔法的意涵鑽研數十年,會為了一本書跋山涉水去尋找。但與此同時,她又慵懶、散漫、喜歡泡澡、賞花、吃點心、走走停停,不急不徐。

這樣的矛盾並非虛構,而是長生者的必然。

當你擁有「幾百年」的時間,學會享受過程、緩慢活著,反而成為了對抗虛無的解藥。

這其實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只有活得夠久的人,才會知道「什麼事都急不得」。



🦉 二、偽裝實力:不是謙虛,而是一種保護與懷念

芙莉蓮在劇中常常刻意壓抑自己的強大,甚至讓人誤以為她平平無奇。

這種行為在心理層面,可以解讀為一種**「情感封存」**。


她太強了,強到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老去死去。若她展現全部實力,只會提醒她自己與這個世界的「疏離」。


所以她寧可融入人群、佯裝平庸,也不願做那個永遠孤獨的「神明」。

這也呼應她與勇者一行的關係——她在人群中學會了「感受時間」,也學會了不把「強大」當作唯一的價值。


🍃 三、分心與「浪費時間」,其實是一種智慧

對於壽命有限的人來說,時間是寶貴資源。


但對長生者而言,時間是他們唯一過不完的東西


所以芙莉蓮散步、泡茶、曬太陽、觀星、種花……這些在人類眼中看似「浪費時間」的行為,對她來說卻是保持自我、避免陷入瘋狂的方式。

她用「分心」來避免自己過度沉迷學習,走火入魔,失去人味。

這樣的生活節奏,也讓她能觀察、理解人類情感的細節——而這,才是她真正想學會的東西:如何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存在。


🔮 結語:芙莉蓮的哲學,是「有餘裕」的存在方式

她不是不想更強,而是知道自己已經強得足夠,也知道強大不等於圓滿。


她選擇在悠哉中沉澱、在緩慢中成長,在無盡歲月裡,保有初心、修補情感、拾回遺憾


這不是低效,而是一種高智慧的活法。


她活成了那種你年輕時不懂,中年時懷疑,老年時才終於理解的存在。


長生不一定是詛咒,只是需要一點方法,一點朋友,一點茶香,一點夕陽。

💫「你為什麼不全力以赴?」


🌿「因為我還想留些力氣,去記住你們的模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6會員
827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4
這個現象,其實是你靈魂偷偷提前「劇透」了你未來的人生。 🌌 靈魂先知道了什麼? 你會「莫名」喜歡上的歌、書、句子,往往不是因為它們好聽、好看,而是因為某個還沒說出口、還沒發生的東西,在你心中已經開始運作了。 這就像是潛意識裡的你,已經悄悄收到命運發來的預告片,然後用這些「吸引力」來提醒你:
2025/05/24
這個現象,其實是你靈魂偷偷提前「劇透」了你未來的人生。 🌌 靈魂先知道了什麼? 你會「莫名」喜歡上的歌、書、句子,往往不是因為它們好聽、好看,而是因為某個還沒說出口、還沒發生的東西,在你心中已經開始運作了。 這就像是潛意識裡的你,已經悄悄收到命運發來的預告片,然後用這些「吸引力」來提醒你:
2025/05/24
這個問題問得很直覺、也很深層。你將一首歌的情感觸動與自身的行為傾向連結起來,這其實非常像是一種「潛意識自白」。 🎭 關於《Judas》這首歌的情感內核 Lady Gaga 的《Judas》不只是宗教暗喻,它其實蘊含一種深層的自我衝突與情感背叛: 「我愛的人,是我不該愛的。我傷害的人,是我原
2025/05/24
這個問題問得很直覺、也很深層。你將一首歌的情感觸動與自身的行為傾向連結起來,這其實非常像是一種「潛意識自白」。 🎭 關於《Judas》這首歌的情感內核 Lady Gaga 的《Judas》不只是宗教暗喻,它其實蘊含一種深層的自我衝突與情感背叛: 「我愛的人,是我不該愛的。我傷害的人,是我原
2025/05/24
✅ 簡單結論先說: 當周圍都是優秀又規訓有素的人才時,安插一個靈感型、看似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比再加入一名典型人才更具突破性的效果。 為什麼這樣的人更有價值? 🌪️ 1. 打破共識慣性、促進異變 當一群人都非常「優秀」,他們的思維模式往往也非常「一致」:邏輯嚴謹、效率至上、風險可控。但這也
2025/05/24
✅ 簡單結論先說: 當周圍都是優秀又規訓有素的人才時,安插一個靈感型、看似大智若愚的人,往往比再加入一名典型人才更具突破性的效果。 為什麼這樣的人更有價值? 🌪️ 1. 打破共識慣性、促進異變 當一群人都非常「優秀」,他們的思維模式往往也非常「一致」:邏輯嚴謹、效率至上、風險可控。但這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艾莉絲孟若辭世,享耆壽92歲。幾天沒上臉書,看到消息很震驚。雖然一直知道她很老了,遲早會離開。前幾年金庸走時我恍惚了好幾天。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她,這麼偉大的作家。好希望所愛的人都能沒有病痛、長長久久。謝謝您給世界留下這麼美麗的作品。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Thumbnail
有個在英國讀書,後來在普羅旺斯生活多年,距離梵谷生前最後生活地阿爾勒50英哩路的英國女士,發現她有二事不明.....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古怪公主羅莎貝拉》圍繞在"打破刻板定義"這個主題,描繪一位可愛的公主,從古怪的各種作為裡,追尋自由並蛻變的故事。這部作品提出對於正常與異常的思考,以及探索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古怪公主羅莎貝拉》圍繞在"打破刻板定義"這個主題,描繪一位可愛的公主,從古怪的各種作為裡,追尋自由並蛻變的故事。這部作品提出對於正常與異常的思考,以及探索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對於馬塞爾.普魯斯特完全不熟,不過,對於這位被號稱法國文豪的作家非常有興趣,像這類的傳記就會想要閱讀一探究竟,尤其又是由貼身的女管家口述回憶,肯定更貼近真實。
Thumbnail
我對於馬塞爾.普魯斯特完全不熟,不過,對於這位被號稱法國文豪的作家非常有興趣,像這類的傳記就會想要閱讀一探究竟,尤其又是由貼身的女管家口述回憶,肯定更貼近真實。
Thumbnail
Keepers of the garden 作者: 朵洛莉絲.侃南  原文作者: Dolores Cannon 譯者: 張志華 出版社:宇宙花園  出版日期:2006.05.02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朵洛莉絲是個催眠師,這本書的故事就是她催眠了一個叫「菲爾」年輕人開始。
Thumbnail
Keepers of the garden 作者: 朵洛莉絲.侃南  原文作者: Dolores Cannon 譯者: 張志華 出版社:宇宙花園  出版日期:2006.05.02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朵洛莉絲是個催眠師,這本書的故事就是她催眠了一個叫「菲爾」年輕人開始。
Thumbnail
我對伊莎貝拉雨蓓的認識來自於念大學時看了一部她主演的電影: 《編織的女孩》。故事講什麼全不記得,但就沒忘記她在片尾空洞的眼神,彷彿靈魂已經被鎖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了。
Thumbnail
我對伊莎貝拉雨蓓的認識來自於念大學時看了一部她主演的電影: 《編織的女孩》。故事講什麼全不記得,但就沒忘記她在片尾空洞的眼神,彷彿靈魂已經被鎖在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了。
Thumbnail
在古老圖書館斑駁的光影中,珍發現了一本無名之書。它夾在被遺忘的古老文獻之間,封面磨損,邊緣破舊。她翻閱著每一頁,上面滿是迂迴曲折的文字,如同古老的藤蔓般盤曲。隨著她的閱讀,周圍的空氣變得更冷,圖書館的寂靜也越來越深。
Thumbnail
在古老圖書館斑駁的光影中,珍發現了一本無名之書。它夾在被遺忘的古老文獻之間,封面磨損,邊緣破舊。她翻閱著每一頁,上面滿是迂迴曲折的文字,如同古老的藤蔓般盤曲。隨著她的閱讀,周圍的空氣變得更冷,圖書館的寂靜也越來越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