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在莊子生存的時代,苦海還是西方天竺遙遠的想像,但他已感受到人生的飄盪游移,彷彿不繫之舟般,被隱形的命運與力量推著走。正因為我們都是世間的遊子,都是漫游在這片命運之海的粟栗,所以至少,莊子希望,我們可以「逍遙遊(游)」,接受這無可奈何的命運,自由自在地活著。
生命很難,也很美,這是我喜歡浮世繪的理由之一。日本的浮世繪作為江戶時的藝術及商業主流,為當時的庶民文化,以及達官貴族的審美--L最愛的琳派可謂是箇中翹楚,尤其是飾以金箔的華麗絢爛,更是極為貴氣--留下饒富趣味的紀錄。我特別喜歡葛飾北齋的生猛有力、情慾寫實、暢快淋漓,不過也對「神奈川冲浪裏」、「凱風時晴」(富嶽三十六景)在當今過度商業化的形象頗有意見,但這想必不是北齋老人掛懷的重點。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凱風快晴
同屬歌川一門,國芳的英雄氣概與鳥獸戲畫,尤其是對貓的熱愛,可謂正中我下懷,他推重北齋,並繼其後所畫的三國志、水滸傳武者繪都不遜色於北齋;廣重的典雅與類近中國畫皴法的筆觸,以及對庶民百相、祭典活動的勾勒描繪,在《東海道五十三次(驛)》、《名所江戶百景》歷歷可見,甚為可喜。

歌川國芳:坂田怪童丸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大橋安宅夕立
世間的書、畫、人、物都是一扇扇的門窗,濃縮、凝鍊著一個世界、一個故事、一幅風景,只待我們細細品味、體貼,成為豐富自我生命的資糧,擴充眼界與襟懷的養分。
幸好有L的用心安排,我才能在生日時,與她ㄧ同,順利地前往高雄楠梓的創價美術館,觀賞「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浮世繪典藏展」。這場旅行,是從知道消息後就開始著手。
相比印象派或西方的各種畫派,臺灣對於日本浮世繪的引進太過遲晚,相關的書籍也少得可憐,因而對許多日本漫畫或商業使用浮世繪符碼,也難以窺知其源、知曉其故;但也幸好,這分藝術之美,始終雋永,逐漸點滴滲透進臺灣這片土地,讓更多人能接觸、知曉這豐饒且有趣的江戶精粹。
不過,世界廣袤,人生苦短,我們又怎麼可能知曉古往今來的一切珍貴之物呢?除了抱著開放的心胸,去看待、去接納眾生殊相、浮世萬象,去真切深刻地愛著自己所愛的人事物外,我們又能奢求自己做些什麼或做得更多呢?在世途遍嘗挫折苦楚,流盡辛酸血淚之後,除了夸夸一笑,忘懷縱情,痛飲酒外,我們還能將往昔的點點滴滴醞釀成怎樣的甘露醇酯呢?
也許也許,生日並不是一個多麼崇高重要的日子,只是讓我深深體認到,在這若夢浮生中,自己領受了多少有形或無形的協助,才得以度過一日又一日的百無聊賴、歡快艱辛;也由衷感激那些在我人生中給予、鞭策、關懷的親友或路人,讓我有力量能繼續領會世間的美好;當然,也欣然觀照那些教會我人世黑暗面的人們,讓我明白有些人最好避而遠之,敬如鬼怪,咒詛如妖魅。
所以我們愛,我們遊歷,在有生之年描繪,屬於自己的浮世之繪,讓生命綻放一瞬的燦爛光華。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阪之下,筆捨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