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覺得很慶幸,能夠在上大學前認識粘巴達這一個酷地方,讓我不斷的探索和學習。這次試著帶了不少遊戲,有的效果還不錯;有的則還可以再多練習~
救兵
還記得,那天下午收拾完洗碗區,正打算找個陰涼處稍微休息一下時,突然聽到不遠處的小樹林傳來一陣陣宏亮的喊叫聲。
「冰棒,救兵…魚丸!救兵」
「啊~~」6、7個小孩同時衝出來,讓鬼頓時反應不及
原來是54老師正和一群小孩在玩救兵。
但與我預期不同的是,這次人的數量居然多達15個以上!
而我原先感到有些疲憊的身軀,頓時被小樹林裡朝氣蓬勃的氣場感染。正當我打算要過去詢問能否一起加入遊戲時,我便聽到54的呼喊聲:「奇多~你有空嗎?我們一人帶一組,我這邊人太多了!」
就這樣,我和54分成了兩組繼續享受救兵獨特的魅力。結果萬萬沒想到,隨著我們玩得越來越熱絡,周遭的小孩也都紛紛加入,短時間內要玩救兵的小孩竟然多達將近20位。(後來好像因為54有事,所以小孩都跑來我這繼續玩)
而我在硬著頭皮當了幾局鬼後,深深的感覺到小孩的人數真的太多啦!(要記的名字已經超出我的腦容量,而且有些小孩還會每局換一個外號或刻意取很多字的名字😅🤣)最後,只好趕緊跟菲菲和Dora求救🆘,請她們一人幫忙帶一組。
超佩服第一次玩救兵的菲菲和Dora,竟然可以在我匆匆忙忙的簡短介紹下,就能夠理解救兵的進行方式,立馬接續腦容量和體力快超出負荷的我上陣,和小孩繼續拼個你死我活~
過五關
反觀進行過五關時,我則遇到了一些小困難與覺得可以再修正的地方。猶記中午剛吃完飯後,幾個小孩就跑來和我說:「奇多!我想玩過五關」、「你要不要玩過五關」…當下我便開心的回答他們說:「好啊,當然沒問題!那我們來去拿工具開始畫場地。」
沒過多久,越來越多小孩發現我們正準備要來玩過五關,紛紛表示出「我也要玩!」、「我可以加入嗎?」等等想要參與的慾望。
直到我們畫完線準備要進行分組時,我腦中突然閃過了「要不要先說明遊戲規則」的想法,但當下的我因為認為大部分的小孩應該都已經知道規則再聽可能會覺得不耐煩,而選擇直接讓大家分組再很簡單的複習一下遊戲進行的重點就好。
結果萬萬沒想到,當分完組時,大部分的小孩早已迫不及待的想要趕緊開始玩遊戲,根本就沒什麼人還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聽我說明遊戲規則。果不其然,扣除一些舊生和過五關的老鳥外,對於某些小孩來說,在沒有完整複習遊戲規則的情況下,要流暢且順利的進行還真的有一些小困難。有的小孩不是很清楚鬼的抓人方式;有的小孩不知道活人要怎麼救死人;還有的小孩被鬼抓到時總是不承認,導致遊戲根本沒完沒了(人永遠都抓不完😅)。導致最後這次的過五關就在一陣慌亂以及其他角落、遊戲的吸引下結束了。
這兩次帶遊戲的經驗,讓我深深察覺到「拋話」和「引導」的重要性。好的拋話和引導,能夠讓每個參與的人都清楚知道遊戲的進行方式,以及該如何玩才能讓遊戲顯得格外有趣、刺激(例如:玩過五關時,誠實的承認自己被抓到,才不會讓人顯得好像無敵似的,怎麼抓都不會死,久而久之導致鬼覺得不公平、不好玩,最後紛紛退出,這樣遊戲就進行不下去了)。
就好像下午54老師帶大家玩土球大戰一樣,在大戰正式開始之前,運用一些技巧或工具(如:搖鈴),讓大家把專注力放回引導者身上,並給予清楚的遊戲規則說明真的很重要,因為這樣不僅能夠讓遊戲進行的順暢,也更能確保所有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