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阿拉巴馬的詩人—強尼·柯利(Johnny Coley)以深具超現實風格的詩歌和即興創作,帶領人們穿越時空,一探舊世代的偏斜思想和各種處在現實邊緣的古怪想像。柯利將這一切作品包裹在親切溫暖的氛圍中,既指向荒謬,又確保聽眾能在這個顛倒世界中的旅程舒適愉悅。
像是一幅拼貼畫作,主宰歌曲中角色與模糊印象的,是柯利獨特的聲音語調。他貼近麥克風呢喃,每一個鼻息都被清晰捕捉,聲音中蘊含一種獨有的雙重視角:一方面是與南方土地連結的滄桑觀察者,另一方面又如外星人般疏離的異鄉客。

柯利選擇走上與父親的學術道路不同的方向。在法國度過了一年的留學時光,正值1968年該國爆發抗爭與社會動盪,戴高樂總統的老舊體制遭到猛烈衝擊。他捲入學生與激進組織的運動,參與大學佔領,並在有限的法語能力下接觸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觀念。也正是在這段火熱而動盪的時期,寫作的興趣首次降臨年輕的柯利心頭。

返回美國後,柯利從事各種零工勞力工作,他在為朋友的父親割草時,愛上了那位男性友人,這段情感經歷加深了他對自身同志身份的認識。後來他在社會福利部門找到工作,負責探訪城市裡形形色色的居民,這段與基層生活密切接觸的經歷,成為他人文關懷的基礎,也幫助他驅逐了內心中,那來自白人中產階級背景的困擾。

隨後柯利展開對實驗性朗誦音樂的探索,將鄉村電子樂轉化為大衛·林區風格的奇異夢魘之聲,那濃重鄉音與簡潔直率的風格裡,混合著幽默與悲傷,彷彿坐在前廊隨口編出的古怪故事,低聲貼近麥克風輕語而成。他永遠身在故事之外,即便他是講述的人。他將一路奔波的人生瑣事與美國集體潛意識中的黑暗意象融合起來,彷彿夢中之夢。
更令人驚異的是,這些密實的故事,全都是柯利在伯明罕自宅中創作而成,他苦於健康問題而長期居家,卻被一群來自 Sweat Wreath 廠牌的年輕音樂人視為桂冠詩人,定期前來探訪,為他的詩作譜曲。在一次錄音會議中錄製出煙霧繚繞,充滿焦灼氛圍的專輯 — 《 Mister Sweet Whisper 》。

沿著破敗的南方路線行走,穿過煤氣燈下的維多利亞小巷,經過一棟被火焰照得通透的小木屋,與站在俱樂部外的女性們擦肩而過,他們以吉他、大提琴、顫音琴與蠟燭光影般搖晃扭曲的薩克斯與風琴為柯利伴奏。而柯利,則是這支跨世代樂團的靈魂人物,在一首又一首的歌曲中建構出整個場景:「當火之神/來找尋火/那就不是什麼好預兆。」
《 Mister Sweet Whisper 》飄浮於柯利個人的觀點與伯明罕市內各種邊緣人物的視角之間,他刻劃那些在生活的邊角與驛站中出現的人物,描繪那種在表面正常之下微妙閃爍的人生光芒,並以一種溫柔、自然的同理心與對跌宕起伏人生的理解連結在一起,為鄉村與民謠那段豐富又令人困惑的歷史增添了另一條引人入勝的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