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軍人才會被炸到,現代武器可不是「有軍牌才命中」,你家、你手機、你超商都在射程內。
💣 現代武器對平民的殺傷力,比你想像的高太多

我們總以為:
「有戰爭會去軍事基地吧?我不是軍人,應該沒事?」
錯。現代戰爭已經不是「打軍人」,而是「打你生活的基礎」。
一顆飛彈也許不是打你家,但可能:
- 炸你用的發電廠(黑暗來了)
- 炸你喝的水廠(斷水、沒衛生)
- 炸你城市外的橋(你逃不出來)
- 或只是炸你手機基地台(資訊斷線,心理先崩潰)
📊 不同武器對平民的「傷害範圍」到底有多大?

→ 所以你不是「在戰場」,但你住的區域可能變成「輔助目標」甚至「戰術工具」。
😰 除了肉體傷害,平民更怕的是「心理戰」
現代戰爭不只打爆建築,還打崩人心:
- 長時間空襲警報:讓人疲勞焦慮、失眠、神經過敏
- 斷電斷水:不是直接炸人,而是讓你失去控制感
- 資訊轟炸:假訊息讓人以為「政府崩潰了」、「敵軍快進來了」,社會秩序自行瓦解
心理創傷甚至比身體更難恢復。
🧯 那平民該怎麼辦?真的可以保命嗎?
✅ 1. 選對避難地點
- 地下室不等於安全,要有「結構良好、遠離玻璃窗、具通風排水」
- 最好是政府公告的「民防避難所」,平時先查好地圖、路線、備援點
✅ 2. 準備「戰時生存包」
- 飲用水(至少 3 天)
- 手搖/電池式收音機
- 備用手機電池與電源
- 頭燈、哨子、口罩、急救包、個人藥物
- 簡單熱量食物(巧克力、罐頭)+開罐器!
✅ 3. 保持冷靜、減少轉發來源不明的訊息
- 訊息混亂時,最好只看官方與主要媒體
- 一次只看一件事:先判斷安全、再判斷親友、再處理資訊
🛡️ 世界各國的民防怎麼做?
- 🇮🇱 以色列:全民都有「防空屋」,孩子從小學習怎麼跑避難所
- 🇫🇮 芬蘭:每棟大樓地下都有「和平時停車場、戰時避難室」的空間
- 🇯🇵 日本:推送地震警報系統也整合為「飛彈來襲通知」
- 🇹🇼 台灣:已有全國避難所地圖、民防手冊、簡訊警報,還可搭配 Line 官方查詢災難資訊
🧩 小結:你不是軍人,但你需要為戰爭準備
「真正的恐怖,不是爆炸,而是爆炸之後的無助感。」
了解武器對城市與民眾的傷害,是為了活得更久、更穩、更清楚。
身為平民,不能上戰場,但可以決定不讓自己變成混亂的受害者。
📌 下一篇預告:
🔜《核彈不是你以為的大爆炸:拆解 MAD 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