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學威龍》無厘頭的英雄旅程:從罰站學生到校園老大 #SCCU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91年的《逃學威龍》不僅是周星馳以「演員」身份創下票房奇蹟的代表作,更是他立下無厘頭喜劇標誌的重要里程碑,由陳嘉上擔任編劇與導演,巧妙地將「青春校園」與「警匪動作」兩種風格混搭,開創九〇年代初期香港電影的新類型潮流,並引發一波跟風熱潮。

然而,眾多模仿之作即使找來林志穎、金城武等偶像主演,卻仍難以重現原作神韻,甚至顯得尷尬失焦:這股無法複製的「無厘頭」魅力,除了周星馳本人的表演張力,也源於本片在人物設定上的顛覆性創新。

🆓影視劇照及海報(引用於TMDB)著作權屬於該片出品方、經銷商或設計人

🆓影視劇照及海報(引用於TMDB)著作權屬於該片出品方、經銷商或設計人


🎭人物設定

周星星是「另類英雄」的存在,在開場的人質營救場次,周星馳即用無厘頭敘事展現出此一角色的特警菁英背景,以及他的玩世不恭、不守規矩性格,為之後的行為做上了舖墊依據。

這樣的菁英警察成為臥底,潛入高中校園時卻未立即展現威能,反而因不熟悉學生身份與校園文化而連連出糗、天天罰站。這段「失能狀態」對應英雄旅程中「跨越第一道門檻」後陷入陌生世界的嘲諷改寫

主角不是走向成長,而是被校規困住,失去原有權威。

隨劇情推進,周星星逐漸運用自身作為警隊菁英的能力,破解校內黑幫勢力、化解危機,與學生建立起一種超越年齡的領導魅力,並自然地整合了校園中失控的秩序,重拾作為大人與警察的身份。

這段「偽裝後回歸真我」的過程,正呼應其非典型英雄的角色弧線。

這也突顯出「角色邏輯」的前後一致:周星星從未真正融入學生群體,他的年紀與歷練注定使他無法走向典型校園片中的「青春蛻變」。

周星星的成長曲線不是蛻變,而是偽裝解除後的重新掌控;不是學生變強,而是成年人以本來的能力介入青少年場域、重新編寫秩序。

💥劃重點

《逃學威龍》是一場策略型偽英雄旅程
它用年紀、職業與階級的「優勢喬裝」玩梗,重塑一個警察如何在青少年場域中「發號施令」的爽片敘事。


🧠延伸思考

1️⃣英雄旅程符的顛覆敘事(Campbell)

英雄透過試煉獲得新生,而周星星的「新生」其實只是把原來的自己搬回舞台,只不過披上了學生制服。

2️⃣狂歡語境中的階級漂移(Bakhtin)

透過荒謬的對話與角色定位錯置(大人裝學生),展現社會角色與身份制度的可笑與脆弱,在校園這個「迷你社會」中,權威被重新洗牌,原本該是被管的學生,反而逆轉邏輯成為統領者。

3️⃣多重壓迫與荒謬的權力場域 

  • 校園 vs 體制:教師、校長、幫派、警察共同構成一個多重壓迫與滑稽的權力場域。
  • 無厘頭語言萌芽期:從課堂對話、家長會、警局命令中出現的語言錯置與模仿,預示他後來語言美學的核心。

🎬我愛無厘頭,它一點都不無腦!追蹤及加入會員👉 Elizabeth KT W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5會員
91內容數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2025/05/26
2019年的《新喜劇之王》乍看像是舊作的複製貼上,甚至在上映當年被批評炒冷飯、才華用盡... 但若你把電影惡狠狠地刷了十遍,就會發現周星馳用2019年的「如夢(她)」重新詮釋1999年的「伊天仇(他)」,電影透過性別視角的置換,回應承襲了整整二十年的社會變遷。
Thumbnail
2025/05/26
2019年的《新喜劇之王》乍看像是舊作的複製貼上,甚至在上映當年被批評炒冷飯、才華用盡... 但若你把電影惡狠狠地刷了十遍,就會發現周星馳用2019年的「如夢(她)」重新詮釋1999年的「伊天仇(他)」,電影透過性別視角的置換,回應承襲了整整二十年的社會變遷。
Thumbnail
2025/05/21
「我養你啊!」這句台詞早已烙印在無數影迷心中,但《喜劇之王》的感動,不只來自於一句爆紅金句,而是藏在整部片的「導演語言」之中:周星馳以他獨有的方式,拍出一場專屬於小人物的夢境。
Thumbnail
2025/05/21
「我養你啊!」這句台詞早已烙印在無數影迷心中,但《喜劇之王》的感動,不只來自於一句爆紅金句,而是藏在整部片的「導演語言」之中:周星馳以他獨有的方式,拍出一場專屬於小人物的夢境。
Thumbnail
2025/05/18
為什麼周星馳要讓一個女性角色堅持演戲,又讓一個男性角色反串白雪公主?導演到底想說什麼? 🎭我認為,這部電影不是在談誰能成功,而是在用兩種失敗,打開「存在」的可能性;這不是單純的戲劇操作,而是一種帶有哲學深度的「存在論」反思。
Thumbnail
2025/05/18
為什麼周星馳要讓一個女性角色堅持演戲,又讓一個男性角色反串白雪公主?導演到底想說什麼? 🎭我認為,這部電影不是在談誰能成功,而是在用兩種失敗,打開「存在」的可能性;這不是單純的戲劇操作,而是一種帶有哲學深度的「存在論」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近年香港電影人以戲明志似乎已成習慣,但我更樂見《九龍城寨之圍城》這套港產IP改篇商業作能於兩岸三地跑出 (下有劇透)
Thumbnail
周氏無厘頭,也許不能盡以歐美後現代主義論述解讀之。有別於傳統喜劇理論分析笑點往往來自情節的不協調,追隨周星馳式反敘事式喜劇的鐵粉已經不會對劇情的協調有所期待,應該已經相當習慣於承受敘事過程中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如過山車驚嚇不斷又迴環往復、穿山越嶺式的情節鋪陳或堆砌。
Thumbnail
周氏無厘頭,也許不能盡以歐美後現代主義論述解讀之。有別於傳統喜劇理論分析笑點往往來自情節的不協調,追隨周星馳式反敘事式喜劇的鐵粉已經不會對劇情的協調有所期待,應該已經相當習慣於承受敘事過程中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如過山車驚嚇不斷又迴環往復、穿山越嶺式的情節鋪陳或堆砌。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九龍城寨》是一部受歡迎的香港商業大製作,成功地連繫了不同世代的觀眾,值得更多不同面向的討論。電影帶有濃厚的武俠童話氛圍,並突出了男性角色,但缺少女性角色的參與。此外,電影也帶來了兩代演藝界的交接,呈現了港產片市場變化的一面。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