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場的苦已經無法下嚥,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平衡,如何判斷該離職或留下?
撰文 / 亦思
你的職場是否存在界線模糊,工作負荷永遠超標的狀態?不合理的對待,該怎麼突破困境呢?
五年前,每次經過某個部門,不管白天還是晚上,永遠燈火通明、鍵盤聲此起彼落,晚上11點還有人在加班……
我忍不住心想:「到底有多少工作要忙成這樣?」、「是不是缺乏效率高?」、「他們身體還撐得住嗎?」、「人生除了工作,還有什麼?」後來,好友小波調離那個部門,我才慢慢明白—問題不在工作量,而在「界線太模糊」。
這部門的同事人都太「好」了,從主管到下屬,對於其他單位交辦的工作,往往二話不說照單全收。有人把把吃苦當吃補,忙得很驕傲;有人逃避家庭,寧可待在辦公室;有人擔心別人做不好,乾脆全攬下來。
結果,加班成了美德,準時下班變成罪過,超時工作成了部門的日常!
某天,我忍不住詢問:「小波,你都很晚回家,交男友了嗎?」
小波苦笑:「哪有時間交男友,每天加班都快住公司了。」
我:「你的能力這麼強,為什麼還要加班?」
小波:「因為主管臨時交辦,下班前突然一堆事,隔天又要交成果,你怎麼敢走?」
我點點頭,拍了拍她,小波嘆氣說:「我們主管幾乎全年無休,拼命三郎一枚,帶著整個部門一起拼。想休假?很難,會議改來改去,假也得銷。」
認真的小波不想輕易投降,把吃苦當作吃補,付出全力跟上繁忙的工作節奏。然而,最讓她崩潰的是—好不容易排定的特休,卻因主管改會議被迫取消,她提出反應,主管卻冷回:「你怎麼這麼常請假?」小波在內心吶喊:「你是工作狂,不代表大家都要陪你瘋。」
不合理的職場要求、不合法規的莫名奇妙,除了接受,別無選擇嗎?
無形壓力、過勞循環,一點一滴侵蝕小波的身體與情緒。醫生說她最近頭暈、睡不好,是壓力過大導致的……當小波勇敢向主管尋求協助、資源,卻得不到尊重時,她開始向外爭取機會,最終取得其他部門青睞,調離原崗位。
在職場多年,我們都懂,很多事只能「先吞下去」。但別忘了:「你能吞,不代表你該吞;你選擇沉默,不代表那是理所當然。」小波的主管積極認真,也願意分享經驗,情緒穩定不會胡亂咆哮,不過,面對不合理的潛規則、包山包海的工作量,總要懂得自我評估,當能力、處境無法承擔時,就應該適時說「不!」
你的人生,不該只是「撐過今天,再撐明天」。
職場理當努力,但更要懂得「畫下界線、守住底線」,責任感不能無限上綱,更要放對地方,這是對自己的基本尊重與保護。休息,不是懶惰;守住生活,更是一種勇敢!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