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發展|你也無法忍受傳統職場嗎?也許你只是受困於單一評價體系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涯發展|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獨立工作者》教我擺脫打工人思維 一文中,我提到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高薪管理顧問工作」之後,卻陷入了巨大的迷茫感。我不知道為什麼,因此翻開了《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這本書,學習用「帶薪學習」的心態工作,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升職加薪,培養「帶得走的技能」後裸辭。

一直到自己開始寫書、成為在網上發表文章的內容創作者,並透過Skool社群找到願意一起奔跑的人,我又有「重新活過來」的實感了!

這才是我啊!

我不習慣於在單一評量系統裡,尋找成就感

我不得不說父母培養我的方式比較特別,大多數家長只在乎「成績、名次」,我父母卻不斷提醒我,成績不是全部,他們不會因為我考到第一名而過度開心,反而會因為我在學業保持前段班的同時(全班40個人,大致維持前5-10名),還有大量的「課外活動」的嘗試,而感到寬慰。

因此我從來不會羨慕考試第一名的人,因為獲取第一名,從邊際效應來說,代表你要花更多時間,只追求一點點的進步的可能性,邊際效應遞減。

因為嘗試很多東西,我的成就感來源也很多,可以是考試維持前面名次,可以是擔任學生會及社團的幹部,可以是參加英語及國文演講比賽獲獎,等等。

也因此,我不會一次考試考砸就信心崩潰,因為我知道我其他地方做得很好——多元化的成就感來源,使我不會一點風吹草動就徹底被擊垮。

然而,職場只有單一評價體系,而我最不擅長這個

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便在海外取得了高薪白領的管理顧問職位,這是許多人經過長時間努力才可能達到的目標,而我卻有幸一步到位。

我以為我會從此平步青雲、過上幸福快樂的人生,結果並沒有

當我以為我達到目標、滿足上司的要求,就會獲得「該有的獎勵」,然而,總有「更高的目標、滿足不完的要求」等著我。我逐漸發現這就是公司的本質,它不是學校,負責來培養你的;它是商業行為,聘僱你,你為公司付出你的時間與價值,而你獲得的,永遠是當初聘僱書裡白紙黑字定下來的酬勞。公司不會為你的成長負責。

升職加薪?依循的只有公司「訂的那套單一邏輯」,而且這套邏輯因應大環境,隨時都會改變。

現在市場變動那麼大,我怎麼玩得過不斷變動的遊戲規則,因此我不玩了,我不想將自己臣服於「單一的那套評價體系」,我本來就不擅長。從「單一評價體系」獲得成就感,只讓我患得患失、懷疑自己、嫉妒他人,我本來不是這樣的人!

跳出公司單一評價體系,重新尋找多元成就感

我發現在傳統職場中,混的好的人,往往是學生時代特別會從「單一評價體系」中取勝的人,他們喜歡競爭、喜歡贏的感覺,因此他們會去琢磨遊戲規則,並且快速調整。

在我眼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為什麼要用「單一的評價系統」評判每一個人呢?然而,公司畢竟是營利機構,得用現階段最有效率的方式運營,而我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改變整套系統。

入職半年後,大概了解職場的真實生態,我決定跳出這單一的評價體系,下班後,做一些副業,開拓自己多元的成就感來源——就如同我學生時代一樣。

神奇的是,當我開始做一些副業嘗試,自信的我又回來了,我在職場裡因為單一評價體系迷失的自信心,透過從其他地方獲得的成就感,又找回來了。

我的老闆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然而當我決定不跟著公司玩那套遊戲規則,我講話擲地有聲了、自信使我發出光輝。不患得患失後,我反而在職場中表現得更好了。


當然,我也知道我並不是想長期待在公司,因此這些自信、這些在職場中獲得的進步,反而是促成我選擇離職,更勇敢去執行「想做的事情的動力」。

希望本文能夠啟發那些覺得自己在職場中「被困住」的人們,或許,你只是需要跳出單一評價體系,去獲得更多的成就感來源!

34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