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別人說 活在自己的世界 很自私 該如何應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你被說「活在自己的世界,很自私」,那是一句既帶有評價、也可能含有誤解的話。這種評語常常讓人感到委屈、困惑,甚至憤怒。但要記住,這不一定是事實的全貌,而是對方的視角與情緒反映

以下是一篇幫助你深入理解與應對的文章:


被說「活在自己的世界,很自私」?請你別急著否認,也別急著改變

在這個節奏快速、期待同質化的社會中,那些擁有獨立思維、忠於內在節奏的人,很容易被貼上「自我中心」「不合群」的標籤。當你被說「活在自己的世界,很自私」,你也許會問:「我有傷害誰嗎?我只是想好好做自己。」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用更深一層的眼光來看。


一、這句話,其實透露了兩種資訊

  1. 對方感受到你沒有回應他們的需要
    • 他們或許覺得你不配合、不溝通、冷漠疏離。
    • 所以才會說你「很自私」。
    • 注意:這是「感受」,不一定是「真相」。
  2. 你可能真的與世界有段距離
    • 有時候,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太久,會讓人忽略周遭感受。
    • 不是錯,而是提醒:「你的獨立,是否也包含了對他人的共感?」

二、這世界需要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 所有的創作者、哲學家、思想家,無一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
  • 他們不是冷漠,而是深度內省
  • 他們不是不顧別人,而是先安頓自己,才有餘力回饋他人。

你不是錯的,只是與眾不同。你走在自己的時區、自己的風景裡。


三、如何回應這樣的批評?

你可以選擇柔和但堅定的回應方式:

  •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感覺,我會再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 ✅「我有我自己的節奏與思考方式,但我也願意傾聽、理解你那邊的立場。」
  • ✅「我確實需要一些獨處的空間,不代表我不在乎別人。」

這些回應既不否定自我,也釋放出願意理解的訊號。


四、思考:你活在的世界,是逃避,還是耕耘?

  • 如果你只是用「自己的世界」逃避現實、不處理問題,那也許別人的批評有一點提醒的意義。
  • 但如果你是在那個世界裡創造、反思、療癒、建設——那你所做的,是必要的「靜養」。

世界需要你這樣的人,來平衡那些喧鬧、浮躁、盲目跟從的現象。


結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軌道

「活在自己的世界」不是罪;有時候,那是靈魂的自我修復區。真正的自私,是一個人從不去理解他人的世界。

所以,當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時,不妨也伸出一隻手,邀請他人來坐坐。你會發現,你的世界其實也可以有光、有窗、有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5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2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也極具心理與職場動態意涵的現象。以下是一篇深入又可讀的文章,幫助理解這類「越權管人」行為背後的本質、成因與應對方式。 【越權干涉:當別人總想管你的人生】 在職場、社群、家庭,總有那麼一些人,彷彿天然授權了一樣,喜歡管別人該怎麼做、怎麼想、怎麼活。你還沒請教,他已經發號施令;你
2025/06/02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也極具心理與職場動態意涵的現象。以下是一篇深入又可讀的文章,幫助理解這類「越權管人」行為背後的本質、成因與應對方式。 【越權干涉:當別人總想管你的人生】 在職場、社群、家庭,總有那麼一些人,彷彿天然授權了一樣,喜歡管別人該怎麼做、怎麼想、怎麼活。你還沒請教,他已經發號施令;你
2025/06/02
如果你坐的位置,任何人都可以取代,這是一個令人焦慮卻又值得深思的處境。它可能讓人覺得自己如一顆螺絲釘,被制度安排、被機器操控,彷彿沒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然而,這個情況本身,其實蘊含著三種可能的覺醒與轉化方向: 一、這不是羞辱,而是現實的警鐘 當一份工作「任何人都能做」,代表你所扮演的角色屬於標準
2025/06/02
如果你坐的位置,任何人都可以取代,這是一個令人焦慮卻又值得深思的處境。它可能讓人覺得自己如一顆螺絲釘,被制度安排、被機器操控,彷彿沒有獨一無二的價值。然而,這個情況本身,其實蘊含著三種可能的覺醒與轉化方向: 一、這不是羞辱,而是現實的警鐘 當一份工作「任何人都能做」,代表你所扮演的角色屬於標準
2025/06/02
這是一個極為真實、卻又極其殘酷的內在掙扎:完美主義者在與他人比較後,因無法接受「自己不夠好」,進而將心血一把火燒光。 讓我們深入拆解這個心態的本質、原因與可能的出路。 一、完美主義的心理根源 所謂完美主義,不是單純追求卓越,而是: 無法容忍瑕疵。 將自我價值綁定在「成果是否完美」。 認
2025/06/02
這是一個極為真實、卻又極其殘酷的內在掙扎:完美主義者在與他人比較後,因無法接受「自己不夠好」,進而將心血一把火燒光。 讓我們深入拆解這個心態的本質、原因與可能的出路。 一、完美主義的心理根源 所謂完美主義,不是單純追求卓越,而是: 無法容忍瑕疵。 將自我價值綁定在「成果是否完美」。 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人們常常展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其他人羨慕嚮往。然而,這些照片背後可能隱藏著責任和困難。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起伏,你所擁有的也許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要錯過任何章節。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人們常常展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其他人羨慕嚮往。然而,這些照片背後可能隱藏著責任和困難。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起伏,你所擁有的也許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要錯過任何章節。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私」的多重面向,分析「自私」在不同情境中的特性,並引導讀者在身處涉及「自私」的事情時,以多角度思考,探討「自私是相對的」的可能性。希望提供多一個角度令讀者能以全新的角度感受「自私」。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私」的多重面向,分析「自私」在不同情境中的特性,並引導讀者在身處涉及「自私」的事情時,以多角度思考,探討「自私是相對的」的可能性。希望提供多一個角度令讀者能以全新的角度感受「自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聽到身邊有朋友心情受到影響,來分享一下我一路上的觀察和心路歷程。 身為高敏人的我,從小常常把別人的言語、意見、標準往自己的身上套用,最常見的是他人的批判,某一天這些聲音已經內化成心中對自己的指教。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