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派尷尬、愛國者焦慮的民主進步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是左派還是右派?全新的政治分類法 以政治互動、關注、主體和信仰來定位政治風格,民主進步黨算哪一派呢?

互動:I、C,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皆有。比如以性別平權為例,民進黨推出女性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但也有黨內大老認為穿裙子的人沒辦法應對中共威脅,因此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皆有。

關注:B,公領域。多數民進黨支持者,由於黨外延續下來的社會運動傳統,比較關注於公共利益或弱勢族群,新興的都會中產,多數也支持DEI等涉及陌生人群體利益的議題,所以是公領域。

主體:N,內生外生皆有。2022民進黨地方選舉大敗時,民進黨在2021四大公投的氣勢全部掃空,檢討報告認為:通膨、兵役、論文、黑金等議題,是導致青年中間票流失主因,即便通膨看起來像是外部因素,但因未全面執政,也是在歸咎於自身執政不利,因此是內生的。

信仰:A,含糊的。在民進黨優勢的階段(2016-2024),對於藍白立委的意見,仍維持政黨協商制度,也會與在野黨聯合提案,很多爭議法案黨內也有不同派系的意見;即便在現今成為弱勢的時代,強硬派開始抬頭,不過整體上算是含糊的。

IBNA溫和派和CBNA愛國者,為民主進步黨的主要政治風格。

蔡英文的主旋律,就是要成為全台澎金馬的總統,蔡英文幾次選票都大於民進黨,可以看得出來,支持蔡英文的,也包含在過去支持過藍營的選民,也就是維持現狀溫和派選民。但是在反全球化運動在西方逐漸發展,各國都在劃清「國民」邊界的情況下,全民總統顯然不能滿足許多對現有妥協政治不滿的激進派選民,於是柯文哲2018、韓國瑜2020、四大公投2021等多次威脅民進黨的執政。

不過台灣的特殊性,就是兩岸地緣政治,也就是中國的武力威脅太過顯眼,迫使愛國者含淚支持對許多內政政策不滿意的民進黨,只為了保住台灣人政權和現有體制,也就是抗中保台。只是這樣的頻繁動員,最終在2022的地方選舉洩了氣,至少這次許多綠營支持者是不願意再度含淚的。在蔡英文全民總統路線不可行的情況下,賴清德與蕭美琴的組合,成為溫和派和愛國者的最大公約數,並且在地緣政治形勢更加惡化的情況,以大罷免力挽狂瀾。

可是在西方,尤其是美國已經明確表示,要拋棄溫和派所支持的全球化體系下,溫和派的處境會日益尷尬。團結他們的利益一點點流失,失去利益的人會逐漸轉變為激進派,激進派又是很可能被國民黨和民眾黨吸走。對於愛國者來說,對中的不對稱作戰,必須盡可能的調動既有的人物力和國際資源,怎麼樣都不能夠和掌握既有體系的溫和派決裂,但又明顯看出溫和派已經是注定不斷衰微,焦慮感爆棚的情況下,只能努力大罷免。

演化思維告訴我們,生命不會自己找出路,但出路總是會找到生命,愛國者能否在通往滅絕的道路上,找到一個出路跳車,還是很令人期待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酆景文的沙龍
1會員
1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選舉結果 一 總體而言,前文的左右之分,左傾偏向支持開放邊境政策﹑認同全球暖化是一個科學事實﹑推崇多元文化﹑福利主義﹑反資本主義等﹔而右傾則關注國家安全﹑反對開放邊境﹑對全球暖化抱懷疑態度﹑主張融合移民政策﹑減少福利主義﹑反對社會主義﹑以古典自由主義 (自由市場﹑個人權利) 為原則。 這個
Thumbnail
選舉結果 一 總體而言,前文的左右之分,左傾偏向支持開放邊境政策﹑認同全球暖化是一個科學事實﹑推崇多元文化﹑福利主義﹑反資本主義等﹔而右傾則關注國家安全﹑反對開放邊境﹑對全球暖化抱懷疑態度﹑主張融合移民政策﹑減少福利主義﹑反對社會主義﹑以古典自由主義 (自由市場﹑個人權利) 為原則。 這個
Thumbnail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