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療癒的歷程中,不僅僅是「修復創傷」,「重新建立人際連結」也同樣重要。
許多人停留在療癒自身的階段,卻難以走向下一步:與他人建立健康、深刻的連結。
也有些人在關係中不斷重演創傷,導致無法真正前行。
事實上,單純專注於療癒自己,並不等於真正的轉化。
真正的轉化,是由內而外地調整我們看待自己與世界的方式。當這樣的轉化發生後,我們才能以嶄新的自我,開啟嶄新的關係模式。
過度聚焦於自我療癒,往往會讓人忽略了——連結他人,本身也是一門重要的修煉。
這會形成一種矛盾:一方面渴望被理解、被認同、被接納;另一方面卻又因恐懼與剛建立的自我認同,遲遲不敢邁出建立關係的那一步。
療癒工作的最終目的,不是讓人陷在創傷敘事裡,而是協助個體從過往的傷痛中,拼湊出更完整的自己。
這樣的「完整」,讓我們得以用更自由、清明的姿態融入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條路上,人際互動與關係建立是無可迴避的課題,真正的功課往往在療癒之後才真正開始。
因為有了更深的自我認識,我們也更能理解他人是立體的、有層次的、帶著獨特經驗與傷痕而來的個體。
當你能夠以更完整的姿態進入關係,你會更清楚自己適合什麼樣的環境、渴望什麼樣的情感與社交體驗,學會精緻化自己的人際互動。
而不是簡化為:「人際好累,學會獨處就夠了。」
我常說:療癒不是同情自己、可憐自己曾受過多少創傷,更不是讓創傷成為自我認同的全部。
而是要誠實面對這些傷口如何形成,學會預防重蹈覆轍,並培養更強的心理韌性。如此一來,當相似情境再次出現時,我們才能不再害怕、從容應對。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走過療癒之路?
在你與人互動的時候:
當你不再因為相同的場景而感到恐懼,
當你開始展現自信與魅力,
當你守護自尊,願意為自己挺身而出,
當你從內在找回力量來回應這個世界,
那就是療癒真正發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