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心多用的人,很難有良好的理解力,因為所謂一心多用是我們的認知在不同種類或主題的項目中不斷地切換,但是一個複雜的句子或一個抽象、深奧的概念,必須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去思考,所以一心多用的狀態,根本無法理解任何較為困難的事物,當然也無法真正學會新的課程。

    另外有許多無法維持較長時間專注的人,是因為平常已接受太多視聽媒體的刺激,已習慣不斷閃動變換的視頻與畫面,所以無法靜下心,換句話說,他們已經無法讓自己花十秒二十秒看同一個句子,同一個畫面,那麼對於需要花時間思考的複雜句子與圖說,當然無法理解了。

    有學者擔心,現在我們生活中大量且多樣的刺激,已逐漸侵蝕人們深度理解的能力,也影響了我們持續且有意識地專注在同一件事的能力。

    若以演化上來講,所有動物,包括人,先天上是不太容易專注的,因為本能上會有「指向反應」,也就是身邊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我們一定會立刻去注意它,這是因為生物在原始的自然世界要存活很困難,必須時時刻刻注意是不是有敵人出現,所以沒有這種「指向反應」的物種就被吃掉不會留下後代。

    因此,幾乎所有物種都會有這種一有聲音,視線裡出現會移動的新東西,就一定會去看的本能。這也是為什麼廣告或者電玩,視頻裡的畫面都不斷變化,不斷出現新畫面新聲響,好吸引我們一直看一直看,我們即使覺得很浪費時間,但常常還是無法控制自己。

    有個研究報告很有趣,發現當我們被這些影像刺激轟炸太久的話,就會表現出混合專注與不專注的奇特生理現象,眼睛雖對著螢幕動也不動,但是學習與記憶能力卻降到比平時水準還低。

    甚至測量比較能量消耗等等代謝作用,發現看視頻時的代謝速率比單單躺在床上不動,平均還要低了百分之十五。

注意力分成四種 

    注意力依生活中不同狀況的運用,可以分為四種。

    第一是選擇性注意力,能夠在眾多不同的來源刺激中選擇某件事而集中注意力於此。比如在宴會許多人談話的吵雜場所,我們能和眼前的談話對象專心說話,不會被站在身旁或身後的其他人交談所干擾。

    第二是集中性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讀書,聽音樂,具有高度認知需求的注意力。

    第三種是分散式注意力,指把注意力分散到兩件事以上,比如邊講話邊開車,或邊煮菜邊聽收音機。

    第四是持續性注意力,是指能夠以較長時間持續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日本妖怪及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的幾本大部頭著作,如「魍魅之匣」、「姑獲鳥之夏」我很喜歡,推理故事中涵藏了大量有關宗教民俗及文化的知識,看了非常過癮。 原本以為學問淵博的他會很嚴肅,但是從他對學生的演講中,發現他其實是個很有趣的人。 他鼓勵學生盡量多多閱讀,而且最好什麼題材都看,有多少本書就有多少人生
Thumbnail
2025/06/04
日本妖怪及推理作家京極夏彥的幾本大部頭著作,如「魍魅之匣」、「姑獲鳥之夏」我很喜歡,推理故事中涵藏了大量有關宗教民俗及文化的知識,看了非常過癮。 原本以為學問淵博的他會很嚴肅,但是從他對學生的演講中,發現他其實是個很有趣的人。 他鼓勵學生盡量多多閱讀,而且最好什麼題材都看,有多少本書就有多少人生
Thumbnail
2025/06/03
有專家認為專注有兩種,一種是讀的這個課程原本就是我們很有興趣的科目,屬於積極專注;但是如果要讀的內容我們毫無興趣,提不起勁,但卻還是要專心閱讀,這就是屬於消極專注。     這兩者的動力來源不同,消極專注來自恐懼,擔心被罵,被瞧不起,愈是痛苦,負面情緒愈大,消極專注的力量就愈強;但若是要加強積極專
Thumbnail
2025/06/03
有專家認為專注有兩種,一種是讀的這個課程原本就是我們很有興趣的科目,屬於積極專注;但是如果要讀的內容我們毫無興趣,提不起勁,但卻還是要專心閱讀,這就是屬於消極專注。     這兩者的動力來源不同,消極專注來自恐懼,擔心被罵,被瞧不起,愈是痛苦,負面情緒愈大,消極專注的力量就愈強;但若是要加強積極專
Thumbnail
2025/06/02
在整理舊期刊時,看到一位嫁到日本的媽媽所寫的文章,她孩子讀的日本小學在家長參觀日裡的親子交流活動中,二年級比賽親子擦地板接力賽。 大人與孩子都必須趴在木地板上,手拿抹布往前擦,很多爸爸看起來平日沒在擦,因此就不小心就失去重心滑倒了。 據作者敘述,日本的小朋友從幼稚園起,就要帶自己的抹布上學,一條
Thumbnail
2025/06/02
在整理舊期刊時,看到一位嫁到日本的媽媽所寫的文章,她孩子讀的日本小學在家長參觀日裡的親子交流活動中,二年級比賽親子擦地板接力賽。 大人與孩子都必須趴在木地板上,手拿抹布往前擦,很多爸爸看起來平日沒在擦,因此就不小心就失去重心滑倒了。 據作者敘述,日本的小朋友從幼稚園起,就要帶自己的抹布上學,一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什麼要多方閱讀?為什麼要看不同領域的書? 多方閱讀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吸收知識,更在於擴展視野和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領域的優點,並將這些優點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為什麼要多方閱讀?為什麼要看不同領域的書? 多方閱讀的重要性不僅僅在於吸收知識,更在於擴展視野和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通過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我們可以學習到不同領域的優點,並將這些優點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相信大家都知道閱讀的重要!人生的高地就是取決閱讀量,但是當你準備要好好閱讀時是不是會碰到一些問題就好比,我不知道我該讀什麼書又或者是讀完後就忘記內容了跟沒讀過一樣,還有讀完之後知識沒辦法運用在工作跟生活中,然後還有一個大部分人的問題,我沒有時間啊 如果你有以上這些問題我很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閱讀這本書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滿腔熱血買了線上課程或實體課程,卻在開始後不久就感到力不從心?或是實際動手做之後,才發現根本對這個主題沒興趣?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速成」、「保證學會」的資訊轟炸,卻忽略了學習的本質與方法。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目前我的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記錄實戰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個典型問題:熱愛學習卻進步有限,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Thumbnail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