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我和我的小傷疤》|文:碧翠絲.阿雷馬娜 圖:碧翠絲.阿雷馬娜 聯經;2024
一路上,我們都累積好多傷,結痂掉了又結,曾經你驚訝著鮮血直流,感受著傷口所帶來的不安,但卻又在一次次好了之後,看著粉嫩的疤,像是訴說著一切都過去了,但真的一切都過去了嗎?還是只是習慣「人生有傷,在所難免」,而沒有真正好好與它對話,讓它真正留在過去?
你的疤痕是提醒,還是祝福呢?
- 故事在說什麼?
一天,一位小女孩跌倒了,她感受腳上那痛楚和鮮血直流,不僅如此,她還得忍受一塊難看的結痂,她希望這像漢堡的痂,能趕快離開她。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腳上的痂依然沒有離去,它總是跟隨著她的腳步,所以,女孩替它取了一個名字—佩佩,這是她想替尚未擁有小狗取的名字,但「痂」卻吵著要更好聽的名字,像是—美美或是小珍珠。
在時間流逝的同時,女孩越來越習慣「佩佩」的存在,尤其是在走路時拉扯她肌膚的感覺,或是感受到「佩佩」變得越來越軟、越來越小。所以,她開始能直面原本她既擔心又厭惡的「佩佩」了,她在閒暇時,會像朋友一樣,和它分享自己的想法。
一天早上,女孩以為「佩佩」不會離開,卻發現它不告而別的離開了,最後她在床單上找到它,萎縮柔軟的樣子,就像要互告離別悲傷的樣子。往後的日子,她看著光滑肉色的疤,都會想起那個與「佩佩」相遇與在一起的時光。
故事的最終,她終於有一隻屬於自己的小狗,而她為小狗取名為—小珍珠。
- 故事好吃在哪?
透過作者用蠟筆粗略與童稚的筆觸,像是日記般娓娓道來一件再日常不過,但卻鮮少人去注意的小事。作者大量保留媒材的筆觸,搭配不精確的造型與線條,以及描繪更多日常的場景構圖,這些都能拉近故事與讀者的距離,畢竟不完美總是能帶來親切感。
隨著女孩內心的話語,我們能看見自己曾經如何與傷口相處。在當下痛的大哭;害怕著傷口好了,也會永遠跟著自己;或是即便別人也有各式各樣的痂(傷),自己的永遠是最糟的,這一切的內心糾結,都在女孩為痂取名的那一刻,漸漸化解開,因為她不再是以敵對或擔心的態度面對傷口。
面對傷口,直面接受永遠是最難的,但也是萬用的良藥。
你會開始習慣它是怎麼佔據你的生命,隨著時間你越願意與它做朋友,它就變得越來越柔軟,因為你試著理解它,所以它再也不是一個醜陋的痂,而是常伴你一段時間的「人」。就在一天它的不告而別,你才發現你已經好久不曾感受當初的痛,但你看著它留下的疤,你依舊會想起當初與它相遇和相處的點滴,但它不再只是提醒著你,讓你依舊隱隱作痛,
而像是閱讀一篇故事,讓你增添生命的豐厚。
那些充分理解與對話,才有了真正的接受,
但有時不是為了能不分離,而是能好好的告別。
隨著時間流逝,你當初的面對與揮別,在往後的日子裡,你所擁有的成長,是能稀鬆平常的想起它,卻不帶一絲傷感,而是內心充滿感謝與祝福,是那一段經歷和它的存在,才為你的回憶與生命刻下無法抹滅的深度。

圖片來源:《我和我的小傷疤》|文:碧翠絲.阿雷馬娜 圖:碧翠絲.阿雷馬娜 聯經;2024
你也有曾經希望快點消失的痂嗎?現在的你,會不會也偶爾會想起它呢?有沒有什麼話是你當初沒有對它說,以及對你自己說的呢?或許還需要一些勇氣,但只要能願意面對,給予溫柔與耐心的理解,我想這一次一定能再次好好離開。你覺得呢?
有時我會想,佩佩現在在哪裡?
不論她在哪裡,我都希望她很快樂。
–引言自《我和我的小傷疤》|作者:碧翠絲.阿雷馬娜 繪者:碧翠絲.阿雷馬娜 聯經;2024
或許你已經很久沒有翻開繪本了,但試試看吧!
下一次有機會,拿起一本繪本,看它能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發。
書籍介紹:
書名|《我和我的小傷疤》
作者|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
繪者|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
出版社|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