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觀察室4:台灣的政治正確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政治正確"這個詞是個有多種語意的詞語,大家對政治正確最了解最有印象的應該是政治正確在美國的意思.在美國,政治正確是泛指反對歧視黑人平權運動、女權運動、LGBT.美國也因政治正確在遊戲、戲劇、電影鬧出不少爭議事件.但這些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今天來講台灣的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一詞也確實有在政治上的含意,而在台灣政治裡,不同的政黨有不同的政治正確.可以理解為就是做符合那個政黨意識形態的是事情.例如:泛藍人士反對台獨,維護中華民國主權憲政是他們的政治正確.泛綠人士支持台灣本土化運動與主張去中國化是他們的政治正確.而現在的政治圈的政治正確就是要護航自己的政黨,批評敵對政黨做不對的地方.像現在綠營支持者認為藍白再毀憲亂政,支持大罷免掉國民黨立委,他們認為這個是在保衛國家,攻擊民進黨的都是藍白網軍,是在撕裂社會,這就是他們的政治正確.

經過民進黨多年下來的執政,發生了許多爭議的政策與事件.如果來個街訪對民進黨的感受,可能除了認同民進黨理念與他們的支持者會覺得他們好以外,其他的人對民進黨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好.尤其是2024年後社會氛圍變的政黨對抗愈發強烈,在社群上充斥這反對、諷刺、批評執政黨的貼文.形成了好像反綠是一種政治正確的氛圍,也產生了某些極端的藍或白的支持者會攻擊那些不反對民進黨的人,認為不反綠就有可能是支持民進黨的(其實反向套到民進黨支持者是一樣的情況)

說了這麼多,其實台灣的政治正確政治有兩種,支持我這方的就是政治正確,反對我的就是政治不正確.這也是台灣社會撕裂和對立一個縮影,而且這個情況是很難改變的.只有所有人做每件事都理性思考,包容不同的立場才有可能改變.但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對立只會繼續,這個故事還在繼續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傑克
11會員
36內容數
一個普通人
傑克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脫歐之戰是英國在2019年以2016的脫歐公投為背景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電影中的主角多米尼克 ·卡明斯作為脫歐派的顧問是如何利用人心讓小蝦米的獨立黨(脫歐派)打敗了大鯨魚的執政黨保守黨(留歐派) 當情緒代替了理性,當憤怒與恐懼代替了數據 在電影中留歐派想要用數據證明留歐對於經濟與工作的好
Thumbnail
2025/06/01
脫歐之戰是英國在2019年以2016的脫歐公投為背景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電影中的主角多米尼克 ·卡明斯作為脫歐派的顧問是如何利用人心讓小蝦米的獨立黨(脫歐派)打敗了大鯨魚的執政黨保守黨(留歐派) 當情緒代替了理性,當憤怒與恐懼代替了數據 在電影中留歐派想要用數據證明留歐對於經濟與工作的好
Thumbnail
2025/05/28
在現在的社群媒體都能看到許多的討論政治的群組,形成了各種不同立場的同溫層.在各社群中也不乏能看到許多激進的言論,這也是台灣政治圈不同立場互相仇視的原因.從社群看起來台灣人是挺熱中政治的.那台灣人對政治關心的程度究竟如何呢?接下來我就以我的觀察來說一下台灣人對政治關心程度的分類 第一類人:熱
2025/05/28
在現在的社群媒體都能看到許多的討論政治的群組,形成了各種不同立場的同溫層.在各社群中也不乏能看到許多激進的言論,這也是台灣政治圈不同立場互相仇視的原因.從社群看起來台灣人是挺熱中政治的.那台灣人對政治關心的程度究竟如何呢?接下來我就以我的觀察來說一下台灣人對政治關心程度的分類 第一類人:熱
2025/05/17
現在大罷免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大罷免的起源是在去年立法院發生國會擴權法案和總預算案的爭議,引起民間團體開始聯署罷免泛藍立委.而國民黨也迅速反擊,發起了罷免綠委的行動,在罷免行動中泛綠將罷免和反共連結,宣稱這是在罷免親共立委保衛國家.而泛藍也將罷免和反綠結合,將罷免渲染成是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藍
2025/05/17
現在大罷免已進入白熱化狀態.大罷免的起源是在去年立法院發生國會擴權法案和總預算案的爭議,引起民間團體開始聯署罷免泛藍立委.而國民黨也迅速反擊,發起了罷免綠委的行動,在罷免行動中泛綠將罷免和反共連結,宣稱這是在罷免親共立委保衛國家.而泛藍也將罷免和反綠結合,將罷免渲染成是人民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藍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根據2015第七期第一次台灣社會變遷調查,針對問題:「我們想請教您一些對民主政治的看法。請問您比較同意哪一種?1.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2.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3.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結果顯示,在2,034位18歲以上的受訪者中,認為「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前言 本篇文章不在貶低任何一個群體,而在反思「多元意見的包容」的意義。 正文 最近選後在網路上不斷有"疑似作票"的影片流出,看見時的第一時間我真是差點膀胱無力險些漏尿,第一時間我也開始質疑台灣選舉真的腐化成這副德性了嗎?感到慌張又憤怒。 可隨後又有各種反面論點提出: 台灣1萬7千個投票所,每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政治即是生活,每個人都應該瞭解自己手中握有的選票帶來的意義,選擇一個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候選人,而不是選擇顏色和盲目跟從。在今年以前,我對政治無感,但總統大選後,我真的很想說我們手中的選票真的不是玩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