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由,就是不用工作,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們常因為討厭自己現在的工作、討厭自己不得不工作,所以產生了「自由就是可以不工作」的想法。

但自由絕非不工作。

且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先假設,你從今天開始可以不必上班了,而且無須面臨財務的壓力。

你沒有中樂透、沒有突然變成有錢人,但是你可以在不去上班的狀態下過著現在的生活。

你會怎麼想?

「爽死。」

對,如果你的想像夠真實,你一定會感受到一股空前的「自由感」。

但我必須要提醒你,這只是因為你曾被工作掐得太緊、太久了而已。

就像是因為長期被掐住脖子,終於能大口呼吸之後感覺到的舒暢感那樣。

我們遲早會適應那種「可以正常呼吸的感覺」。

如同離開職場的自由感也只是一種短暫的幻覺。

當你重新習慣了甚麼都不必做的生活之後,你很快就會感到迷惘。

感覺自己無所事事,好無聊。

連續幾個月,每天都在打電動、熬夜追劇、睡到下午、喝酒party。

這是因為我們以往都不把休息當成休息。

我們都把休息當成「暫時逃離工作」的時間。

而當我們不必工作之後,也就沒有了必須逃離的事。

所以你發現了問題的根源了嗎?

我們其實不是渴望更多休息。我們是排斥「必須做不喜歡的工作」。

工作是人類的本能

工作是人類的本能,因為工作就是意義感的來源。

我這裡指的工作,不是朝九晚五的打卡工作,而是廣義的工作。

用英文來說就是 Work (需要解決的問題) 跟 Job (職業) 的差別。

那什麼是廣義的工作?

動手解決一個問題、滿足創造的慾望、和某人合作。

例如,洗衣服、畫圖寫作織毛線、和伴侶一起規劃旅遊行程。

所有任何需要我們動腦、動手去做的活動,都是一種工作。

我們人類渴望工作,因為當我們的心智能夠專注在一個目標上,就會產生心理學家所說的「心流」。

而心流可以帶來秩序感、滿足感。

這種滿足感是持久且真實的,而非物質上的短暫滿足。

我們天生就擅長尋找這種滿足感。

何以見得?

我們可以從尚未面臨社會枷鎖的孩子的身上觀察到這個現象:

你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在麥當勞跟其他小孩子一起玩耍的畫面嗎?

你們完全不認識,但是卻可以集體發明遊戲、互相協調規則,玩得不亦樂乎。

你小時候也許還會在牆上、白紙上、自己的身體上塗鴉,把自己跟家裡搞得一團糟,實際上是在解放自己的創作欲望。

甚至會拿爸媽的化妝品、高爾夫球桿到處搞破壞,因為那些行為在孩子的想像之中是在「解決某個他們想像中的問題」。

只不過大多數人來說,這種原始的滿足感來源,會不斷地在社會枷鎖的洗腦下慢慢流失。

考個好學校。進個大公司。做個 40 年,退休之後你想做甚麼就做甚麼。

當我們看清這點之後,就會明白:

真正的自由不是不工作,而是可以選擇要做甚麼工作、甚麼時候工作、跟誰一起工作。

無論是在公園畫陌生人的速寫、參加流浪動物志工、還是徒步到山頂拍下落日的絕美畫面,只要對你有意義,任何事都是可以為你帶來滿足感的工作。

至於,該怎麼把這件事變成收入,又是另一個文章的主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秒讀
6會員
16內容數
歡迎來到秒讀,我是主編 Howard! 秒讀是一個探索自由、正念思考、慢速生活的品牌。 我每周會發布一篇閱讀心得;不定期更新個人反思長文。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
秒讀的其他內容
2025/05/27
最近比較常參加一些需要自我介紹的活動,每次只要提到我有在經營自媒體、喜歡閱讀、有在健身,通常都會被很真誠地稱讚:「你好自律」。 我是真的很感謝,但每到這個時刻,我都會有點難為情,反應不過來。 要承認嘛,我也沒覺得有強迫自己去做什麼,而且其實也滿常偷懶的,也算不上自律吧? 不承認的話,大概聽起來
Thumbnail
2025/05/27
最近比較常參加一些需要自我介紹的活動,每次只要提到我有在經營自媒體、喜歡閱讀、有在健身,通常都會被很真誠地稱讚:「你好自律」。 我是真的很感謝,但每到這個時刻,我都會有點難為情,反應不過來。 要承認嘛,我也沒覺得有強迫自己去做什麼,而且其實也滿常偷懶的,也算不上自律吧? 不承認的話,大概聽起來
Thumbnail
2025/05/20
「等你死了有很多時間可以睡。」這句話應該是不少高中老師的口頭禪。 現在,你有機會用全球科學報告回嗆他了:「不睡覺我才會死!」 睡覺並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生產力的事。 是時尚,不睡覺才是!
Thumbnail
2025/05/20
「等你死了有很多時間可以睡。」這句話應該是不少高中老師的口頭禪。 現在,你有機會用全球科學報告回嗆他了:「不睡覺我才會死!」 睡覺並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生產力的事。 是時尚,不睡覺才是!
Thumbnail
2025/02/26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學習銷售與創造,結合個人品牌經營,實現不離職創業的目標。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分析了IG廣告中宣傳的商業模式,類似於服務直運或商品直運,並結合納瓦爾的「學會銷售、學會創造」的理念,闡述了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找到自身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2/26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學習銷售與創造,結合個人品牌經營,實現不離職創業的目標。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分析了IG廣告中宣傳的商業模式,類似於服務直運或商品直運,並結合納瓦爾的「學會銷售、學會創造」的理念,闡述了個人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找到自身的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工作太閒,真的好無聊! 有些人會覺得這算什麼煩惱,也太讓人羨慕了吧!但工作很閒會很無聊,就會像是掉入一個重力很大的星球,時間變得很緩慢。
Thumbnail
工作太閒,真的好無聊! 有些人會覺得這算什麼煩惱,也太讓人羨慕了吧!但工作很閒會很無聊,就會像是掉入一個重力很大的星球,時間變得很緩慢。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