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過這種瞬間嗎?
🙋♀️:「東西不要丟!」
🧒:「我就要!」 🙋♀️:「跟你說很多次了還是這樣!」 🧒(大哭):「你都不懂我啦!」然後你氣到頭頂冒煙,孩子哭到眼淚鼻涕一起飛,
明明只是要他「聽話」,怎麼又變成一場親子災難?
放心,這不是你家獨有的劇本,這是幾乎每個爸媽都會遇到的階段,也真的有解方!
🌱 孩子為什麼「講不聽」?不是故意的!
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話,對孩子來說其實像是「聽不懂的外星語」。
不是不配合,是他真的還「沒發展到能完全理解」。
🔹 年齡小的孩子,語言處理還在建構中
🔹 情緒來了,大腦會進入「拒收訊息」模式
🔹 被一直「命令」,孩子也會本能地反抗(就像我們不喜歡被罵一樣)
簡單說:孩子「不聽」,可能是聽不懂、情緒卡住,或覺得沒被尊重。
🧡 怎麼讓孩子「聽得進去」?這 5 招試試看:
1. ✅ 把話變短一點
太長、太多細節,孩子會自動關機。
✔ 說:「請把積木收進箱子」
✖ 別說:「等下吃飯了,如果地上還亂亂的會踩到喔,我講很多次了你都沒聽」
2. ✅ 先連結情緒,再提出請求
先認同,再引導,比直接要求有用百倍。
✔ 「我知道你現在玩得很開心,但吃飯時間到了,我們等下再玩,好嗎?」
3. ✅ 給孩子選擇權
被尊重的孩子,比較願意合作。
✔「你要自己穿鞋還是我幫你穿?」
✔「玩具想現在收,還是5分鐘後?」
4. ✅ 用行動代替碎念
一直說孩子沒聽進去,不如直接示範。
✔「媽媽現在要收書了,你也一起幫我收車車吧~」
5. ✅ 留一點等待的空間
孩子大腦運作沒那麼快,我們說完要等一下。真的等一下。
不是催三次的那種「等」😅
☀️ 最重要的是:你不是在「贏孩子」,而是在教他怎麼聽、怎麼表達
「講不聽」的背後,是孩子用他的方式在說:「我需要你懂我。」
我們的語氣、我們的眼神、我們願不願意蹲下來說話,有時候,比我們說了什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