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最讓我感到幸福的,竟然是因為耳鳴而請病假的一天。早晨醒來,耳朵裡傳來類似警報器的「嗡嗡」聲,連續兩週都沒緩解,那天特別嚴重。我難受得幾乎受不了,一早六點多就傳訊息給同事:「今天我得請假了。」但就在我按下傳送鍵的那一刻,一種輕盈的感覺,悄悄浮現在心底——
我終於可以掌控自己的早晨了。
我慢慢伸展身體,做了幾個簡單的瑜珈動作,像是在與自己重新連線。收拾好行囊後,搭上了去市區看診的公車。沒想到司機錯過了我預定下車的站,本該感到惱火的我,反而一笑置之:就將錯就錯吧,反正下一站有 uBike。
我騎著單車穿梭在小鎮的街道上,風溫柔地撫過我的臉頰,久違地,我感受到身體在流動中的快樂,像是每一次踩踏,都把我帶離那些平日沉重的職責與焦慮。
肚子餓了,身為素食者的我找不到合適的早餐,正打算放棄時,轉角竟冒出一家賣飯糰的小店。照理說,我早上不吃米飯,但不知為何,就是停了下來。結果意外地好吃,米飯香、內餡豐富,老闆娘還誤以為我是來旅行的,笑著問我是不是從哪裡來。
走著走著,又看到一家蛋餅餐車。我點了一杯鮮奶茶,手上大包小包的,漂亮又親切的老闆娘主動幫我整理好袋子,讓我能方便地拿走。那一刻,我被善意包圍,心中升起一股暖流。

終於到了診所,醫生迅速診斷出問題——原來是鼻腔發炎影響耳壓。用藥後耳鳴明顯減緩,離開診所後感受到空氣穿過鼻腔的清爽與通透。
原來能自在呼吸、靜靜吃飯,竟然如此幸福。
這半天的旅程,就像老天寫好的一場即興劇,我照著走,收下所有意外的安排與小確幸,也重新與久違的自己重逢。

就這樣的半天日子我重新反思為何過去大半年來我無法打從內心快樂的原因:
我是個順流型靈魂,真正的安穩不是掌控,而是信任當下的流動。
我靠身體生活,不只用頭腦計劃。腳踏板傳來的力道、微風拂過耳際、陌生人遞來飲料時的溫柔笑容——這些才是真實養分。而我享受未知,也擁抱「失控」。不再執著每一步都要照計劃前進,而是歡迎那些差錯與偏離,因為它們讓我活得更像自己。我不是機器,也不該總是追著工作的KPI奔跑。我需要陽光、風、呼吸的自由與節奏,才能不枯萎。
【生活,是一場覺醒】
也許最先聽見我靈魂呼救的,不是意志,而是耳朵。
耳鳴不是病本身,而是身體在喊話:夠了,慢下來吧。那天,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被困在高壓的工作節奏中,失去了與生活真實連結的能力。而真正的療癒,來自於那一早的騎車、呼吸、偶遇與飯糰香。未來的我,不一定能立刻離開現實的工作框架,但我想開始為自己保留自由流動的空間哪怕只是一個早晨的呼吸、一杯手沖的鮮奶茶、一段錯過站的微笑。
因為我知道,活著,不只是「做該做的事」,而是能夠「感受到我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