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我就廢:崩潰邊緣試探人生 (上)

avatar-img
發佈於長篇小說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想每一個人都想過自己未來的樣子,而且是美好、多采多姿的樣子。雖然現在我離四十歲這個年紀還有一點距離,如果說要我描繪日十歲,那應該是生活衣食無缺、處於事業上升期、家庭和睦,可能就跟蠟筆小新裡的廣志一樣吧。不過套句老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事情怎麼可能這麼順利...就跟本書的主角妮兒一樣。

我一開始以為這是一本自傳行小說,書中妮兒的人生就是作者的寫照,畢竟他的故事會讓你覺得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苦行人生:

故事主角妮兒事業失利、破產,連同未婚夫也一併失去。妮兒的幸福加州生活在一夕間瓦解,迫使她回到倫敦重新開始。然而,她發現一切都已物換星移,高額的租金讓她必須和別人合租,老朋友們都已結婚生子,過著完美人生。每到特殊節日,平時完美無缺的Instagram世界會加倍閃亮,對比下,妮兒的日常黯淡混亂,她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徹底失敗,更糟的是,她已經四十歲了。在舊同事幫助下,妮兒接下撰寫報紙訃聞的工作,認識了一位已故劇作家的老婆凱特琳,兩人互相扶持彼此面對各自的挑戰而成了忘年之交。在凱特琳的啟發下,妮兒開始錄製一個祕密podcast,對著麥克風訴說自己四十幾歲一事無成的廢物人生自白……

這本書的體驗是一種倒吃甘蔗的感覺,前100頁時我一度放棄,畢竟這是一部以日記的形式,以第一人稱講述妮兒一整年的故事,所以不免俗前面就是主角許多的碎念、抱怨等等,就在我準備放棄想把書還回圖書館時,突然發現這本書竟然有40個人預約等待中,抱持著FOMO的心態,我決定硬啃下去。結果就是,我啃完了,而且啃的還心滿意足。

在七月的一篇名為「預約看診」,是我印象深刻的一章。妮兒告訴家庭醫師她的月經推遲了,醫生告訴他即使年過四十依然有機會生育,而且最近妮兒性生活美滿,所以她只好留下尿液作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妮兒沒有懷孕,但也代表她可能正要開始停經,所以就在幾分鐘的光景內,「青春的擺鐘就從還能生和有可能懷孕,擺盪到卵子差的老太婆」,但幸運的是可以慢慢減少衛生棉條的花費。這一段完美體現這本書的節奏和主旨,妮兒發現自己四十歲有多差、多可憐、生活多不如意,但轉念一想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感激的地方。

類似的情況不斷上演,也開始發生許多戲劇性的事件。下一篇,我就來分享邁入四十歲的妮兒,在感情、朋友、事業等面向,有怎樣的轉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話間
1會員
30內容數
一個主要以分享書籍為主的地方
書話間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知名推理作家宮內彰吾過世後,他的私生子與同父異母的哥哥聯手尋找宮內生前未完成的遺作《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在尋找遺作的過程中,他們揭開了宮內不為人知的祕密,也體驗到紙本書獨特的閱讀魅力。本文將分享閱讀心得,並提及本書難以取得、預約人數眾多等現象,以及作者巧妙的伏筆設計。
Thumbnail
2025/05/19
知名推理作家宮內彰吾過世後,他的私生子與同父異母的哥哥聯手尋找宮內生前未完成的遺作《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在尋找遺作的過程中,他們揭開了宮內不為人知的祕密,也體驗到紙本書獨特的閱讀魅力。本文將分享閱讀心得,並提及本書難以取得、預約人數眾多等現象,以及作者巧妙的伏筆設計。
Thumbnail
2025/05/09
在寫這一篇文章時,我偶然瞥見它的日本原文是「ラブカは静かに弓を持つ」,直翻是「皺鰓鯊靜靜執起琴弓」。根據維基百科,皺鰓鯊擬鰻鮫,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活化石)。皺鰓鯊現存數量很少,大多在水深600至1000米的地方出沒,多棲息於深海,孕期長達三年半,整體就是一個既稀少又神秘的生物。 難怪書中多次提及皺
Thumbnail
2025/05/09
在寫這一篇文章時,我偶然瞥見它的日本原文是「ラブカは静かに弓を持つ」,直翻是「皺鰓鯊靜靜執起琴弓」。根據維基百科,皺鰓鯊擬鰻鮫,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活化石)。皺鰓鯊現存數量很少,大多在水深600至1000米的地方出沒,多棲息於深海,孕期長達三年半,整體就是一個既稀少又神秘的生物。 難怪書中多次提及皺
Thumbnail
2025/05/06
本書以2017年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JASRAC)與音樂教室間的版權訴訟為背景,描述主角橘樹臥底音樂教室蒐集證據的故事。作者巧妙地將真實事件融入小說,情節溫馨感人,並非如書名所示充滿刺激的間諜故事。
Thumbnail
2025/05/06
本書以2017年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JASRAC)與音樂教室間的版權訴訟為背景,描述主角橘樹臥底音樂教室蒐集證據的故事。作者巧妙地將真實事件融入小說,情節溫馨感人,並非如書名所示充滿刺激的間諜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國中時的愛好,四十年後的傷悲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把那些對於過去經歷懊悔、悲傷的注意力,轉移到去理解,正是因為這些經歷,點亮了你的生命。儘管看起來一事無成,但光是活著,就是最美好的。 無論日子是好是壞,都一樣要繼續過下去。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悲傷,也都是耀眼的時刻。相信未來也是如此。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Thumbnail
一部以真實人生作為劇情主軸的故事,描寫著一般人的日常,有點像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每天的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但很少人把這些日常寫成小說,過了心靈雞湯的年紀,想來點不是太重口味又有點生活的小說,這本應該是好讀且合適的。 以一年的月份為度,小說開始於一個不怎麼開心的開場,確實有很多人生的難題,並
Thumbnail
誰說四十而不惑? 中年仍然感到迷途啊。 作者姜善英為韓國心理諮商師,曾罹患憂鬱症。本書許多觀點頗具實用價值,本文章摘要較有感,而想推薦給大家的內容。
Thumbnail
誰說四十而不惑? 中年仍然感到迷途啊。 作者姜善英為韓國心理諮商師,曾罹患憂鬱症。本書許多觀點頗具實用價值,本文章摘要較有感,而想推薦給大家的內容。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書籍探討了三十歲時人生的轉捩點,提供了讓人重新詢問自己人生方向的方式和方針,挑戰傳統的生活模式,以及迎接未知挑戰的心態。
Thumbnail
雖然最後還是得到成就,並沒有一蹶不振,依舊有點勵志。但主角的心聲及幽默自嘲實在太好笑,沖淡了壓力。
Thumbnail
雖然最後還是得到成就,並沒有一蹶不振,依舊有點勵志。但主角的心聲及幽默自嘲實在太好笑,沖淡了壓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