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金智恩(Monika Kim)
譯者:林零
出版:臉譜
※本文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身為韓裔美籍移民第二代的智媛,方滿十八歲的她面對幾乎將生活全然擊垮的各種壓力。先是好友不多又內向的她大學報考失利,曾經的好友四人小組中只有自己必須孤身就讀不同大學,社交極其孤僻的她只得孤身一人開始適應新的校園生活。除了學業和社交上的挫敗,家庭的劇變也毫不留情的往她臉上重擊數拳。父親數月前外遇離家,母親先是一蹶不振,總認為自己又醜又老嚴重憂鬱;而後突然交往的新男友喬治非但總愛猥瑣的盯著周圍亞洲女性意淫,外貌普通的他唯獨一雙藍眼跳脫而出,深深吸引智媛的注意。而尚未成年的妹妹智賢對家庭驟變擔憂不安,抓撓傷口的焦慮行為是她向姐姐求救的訊號。種種壓力下,智媛內心開始崩潰,曾經難以下嚥的魚眼成了美食,而湛藍瞳孔的人眼更是奪去她的注意力,讓她不自覺幻想其風味。而不自覺的失神開始惡化成幻覺和夢遊,最終被渴望驅使下跨越禁忌,毀屍取眼再殺人奪眼後,智媛已經迫不及待品嚐喬治的藍眸滋味。
在《眼睛最美味》中可以看到滿滿的美亞價值衝突,而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智媛家中根深蒂固的厭女思想。智媛母親情感層面軟弱無比,她全然貶低自己身為女性的價值,認為依靠順從就必能等到愛。一如幼時的她寧可等死一般困守在家期盼父母回頭、也不願和手足一同外出尋求一線生機。結婚後她也將未來決定權交給他人,被動的從追求男性身上得到自我肯定,並透過無怨尤的順從乖巧來履行伴侶責任,將自己活的猶如家事女僕一般。當遭受丈夫拋棄時,她自怨自哀地認定不幸的原因是自己不再青春貌美、年華逝去價值大打折扣。所以當白人男性喬治追求時,即便對此人不夠理解,她還是僅僅因為「白人男性才能夠給予幸福」一樣抓住這個浮木,輕忽地邀請男友和自己兩個青春年幼的女兒同居。她臣服於父權下,對身為女性設下一道道限制,在現今女權意識抬頭的時代格格不入。在母親的教導和美國初生長大下,智媛究竟是女權還是厭女呢?在我閱讀全書後,我以為智媛遠比母親還要厭女,或者更正確地說,她厭惡身為女性的自己。身為長女的她,她有種需要協助柔弱母親支撐家庭的自覺和焦慮。她對能夠支撐家庭的父親有著天然的好感,因為父親除了提供經濟穩定外,也強壯的可以保護家人。而青少年男性對性的好奇和種族偏見下的污言穢語,就是造成敏感多思的智媛不安且憤怒的主要原因。以前的她有男性可以依靠,但是在父親拋家棄女後,更加柔弱憂鬱的母親和尚未成年的妹妹就成了她的責任。這個壓力將她往瘋狂的方向逼迫,也讓智媛無限的靠向男性的審美,和艾莉希斯曖昧的互動可見一斑。當她逐漸往男性轉變時,周圍的完美男性缺點也就可見,例如脾氣暴躁的父親在白人男性前唯唯諾諾,傑佛瑞原本聽起來富有哲理的言語其實漏洞百出。最終,曾經順從不多言的智媛再一次次的惡夢和幻覺中消失,在惡意下雄化,成為曾經憧憬的「兒子」。而殺掉不稱職的準一家之主喬治並吃掉垂涎已久的眼球,就是智媛即將替代為王的登基儀式。
若說一本好書會挑起人內心潛藏情感,半強制的引導讀者感受想表達的議題,進一步自我檢視與反思。那麼,《眼睛最美味》作為心理驚悚小說無疑相當成功。韓國小說凝望人性的角度和反映社會議題的方法總特別刁鑽,《眼睛最美味》以食人眼球為表,移民家庭中觀念對立和文化衝突為裡,交織成扼住讀者脖頸的繩索。全書大量的負面情緒堆砌,每翻閱一頁,都會擔心那種噁心、焦慮和怨恨會衝破第四道牆,將讀者從頭到腳埋葬起來。而母親得意洋洋的張口讓姊妹觀看眼球落於嘴內的畫面,又或者是喬治幼稚將眼球含入口內後又吐出的行為,更是噁心透頂。而智媛一開始的怨天尤人和對其母親的怒其不爭也讓人皺眉。滿溢的不適感使得讀者不自覺地以苛刻的心態高高在上評判。回神細想,讀者們目不轉睛帶著審視的眼神不就是夢境牆上與幻覺中無所不在的眼睛。在《眼睛最美味》中,讓人不適的異食癖好卻是消滅彷彿無所不在視線的無敵法門。吞噬,然後內化成力量。《眼睛最美味》不是一本用來溫暖人心的鼓舞作品,你無法從中得到溫柔的撫慰和向善的勸慰。請享受這桌用滿滿矛盾、對立與焦慮料理而成的饗宴,置中的主餐就是你自己帶著偏見的雙眼。建議你慢慢咀嚼品味,切勿囫圇吞棗。畢竟,眼球數量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