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是音樂科班一路學上來的學生,幾乎人人都遇過很兇的音樂老師,不管是個別課還是合奏課。我常常說,彈鋼琴就是體育課的一種,它在學一種手指技術,然後這個技術要反覆練習,直到可以達到音色上、速度上、情感上等等標準。
而學生如果因為偷懶,或是經常無法達到標準,尤其如果有某些比賽或成績上的期望,更會讓老師變得很急躁。有些體育教練為什麼對學員那麼兇,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老師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家長也知道怎麼收穫怎麼栽的道理,老師沒有太多壓力,而是以孩子的步調為學習的鋼琴課,通常都會很溫和,愉悅,甚至越來越美好。最怕的是老師急、家長急,為什麼別人學那麼快、什麼時候可以彈什麼曲子、什麼時候可以上台、檢定......,這些都會造成老師時間上的壓力,只好用兇的來處理,緊急讓學生上課不耍賴、學習認真、練習更多,專注力提升等等。
但是很多學習,兇了也沒辦法,壞了自己的口碑,也壞了學生的學習樂趣。
因此,老師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想展現的教學成績,如果是得獎型的,那就不要收一些不練琴、資質低、配合度差的;如果是耐心型的,的確可能會因為沒有獎盃宣傳來招生,但是會得到穩定的學生。
最好的是面對各種挑戰,能縮能伸型的。不練琴的,那就上課陪練;資質低的,就慢慢地一步步教;資優生的,就好好把握,努力帶領學生得到好成績。
最後一種是幻想型的,家長幻想自己的老師,或是老師幻想自己,是一心可以把不練琴的、資質差的、配合度低的,帶成資優生,認為老師可以改造學生,春風化雨的那種。的確電影裡會有這種胸懷與大愛的老師,他們是不會兇的,但是現實裡很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