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只要改信基督新教,就能當英國國王,你要不要做?詹姆士.法蘭西斯.愛德華卻說No。
英國在十七世紀的光榮革命後,趕走了天主教的司徒亞特王朝國王,詹姆士二世,改迎新教的瑪麗—威廉夫婦繼位。瑪麗過世後,則由同樣信奉新教的安妮女王繼位。然而安妮經歷十七次懷孕,依然沒有活到成年的繼承人。於是英國不可避免地,在十八世紀初,爆發了旁系親屬間的大亂鬥。
這個時候,司徒亞特王朝的天主教派系雖然被趕走了,但在歐洲的活動依然很活躍,組織一堆復辟武裝活動,他們又稱之為「詹姆士黨人」。
英國有些大臣很快就想到:何不把詹姆士黨人此時的領袖,通稱「詹姆士三世」的詹姆士.法蘭西斯.愛德華(James Francis Edward Stuart)迎來做國王?他是安妮女王最近的男性親屬,又可以消弭詹姆士黨人的麻煩,可謂一舉兩得。
沒料到,回應卻是:「但是我拒絕」。
為什麼?因為英國支持詹姆士的大臣認為要說服英國國民接受,詹姆士必須改信英國國教。到最後,這些大臣的條件已經開到不能再低了:詹姆士只要做做樣子就行,私下可以繼續當他的天主教信徒。年輕的王子仍舊悍然拒絕。
英國這才統一認為,他們只能找安妮女王最近的新教親屬繼位,也就是法爾茲選侯國的蘇菲亞公主,以及她的兒子,漢諾威選侯格爾奧格.路德維克,英文化即為「喬治.路易一世」,這就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由來。即使他們是路德宗,也不是百分之百受到英國國教歡迎。
流亡的詹姆士國王與王冠擦身而過,畢生都做著「自稱.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國王」達六十四年之久,大概是史上認真搞復辟活動最久的流亡君主。但這是他自己的決定。他為了信仰,主動背棄了遞上的王冠。想來他死前應該也是不後悔的。
&
如果喜歡熱帶島嶼人的話,可以到個人簡介的方格子或Patreon網址成為付費會員,解鎖每月四篇的付費文章。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Jacobite broadside - Coloured portrait of Prince James as young man1.jpg"
資料來源:
Ragnhild Hatton, "Georg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