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不是讓人偷懶,而是教我何時該動手、何時該動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年來,許多媒體都在熱議:「使用 AI 會不會讓人變笨?」這樣的討論對我來說,其實有點意外。因為在我的經驗裡,AI 並不是取代了我的腦,而是讓我更能集中精力在該動腦的地方。




我是工程師,工作中常常會遇到許多簡單但繁瑣的任務——邏輯規則整理、格式轉換、陣列建構、文案改寫、需求轉程式……這些工作,不難,但很花時間。而這段時間裡,AI 幫了我大忙。




我從不會把 ChatGPT 當作萬能,我知道它寫的程式會出錯,我甚至可以立刻指出問題在哪。但比起從頭寫一份需求邏輯到資料結構,我只需要監督和小修正,就能節省大量時間,保持專注力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這不是偷懶,而是升級。













工程師不是唯一的受益者







我姐姐不是工程師,她是一般職場人,平常在向長官表達想法時常感到卡卡。但她某次跟 ChatGPT 對話後,竟然完成了一份條理清晰的簡報。這次經驗讓她開始願意嘗試,也提升了她的表達力與自信。




而這件事在我哥眼中,卻被視為「外包」、「不夠努力」。這其實凸顯了現在社會某種微妙的分裂:有些人還停留在「會的人就該自己做完」的時代觀裡,而另一些人,已經懂得善用工具,把重點留給腦,而不是手。













不是不能用工具,是要知道怎麼用







這讓我想到我兩個姪女,一個國中一個小學。她們很常看抖音、短影音。我並不會禁止她們,畢竟我自己也常看,甚至會拿來學語言、看國外訪談、追蹤財經資訊。




但我有跟她們說過:




「如果你們都拿來看沒有營養的影片,那真的很浪費。」




短影音不是壞事,AI 也不是壞事。真正的問題是:你怎麼用?你為什麼用?你知道自己在吸收什麼嗎?




很多挑戰影片、危險內容、或錯誤知識會不知不覺影響孩子的判斷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她們學會分辨,而不是禁止接觸。能主動篩選內容,才是數位時代最該具備的能力。













結語:AI 不讓人變笨,不思考才會







當我們學會用 AI 解決瑣碎的重複性問題,我們就能省下大腦能量去創造、判斷、學習。

當我們讓孩子學會如何分辨內容的真偽、價值與風險,他們才會成為未來真正有判斷力的人。




所以,不是 AI 讓人變笨,是有些人本來就不想思考,只是換了一個工具偷懶罷了。




而對我來說,AI 不僅讓我的工作更有效率,也讓我更清楚自己該把時間花在哪裡。

那是我自己選擇留下來的腦力,不是我放棄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靜之途
1會員
25內容數
這裡, 是我寫給自己的,一條靜靜之途。 也是,如果你願意停下腳步, 可以一起走一小段的地方。 這裡不追求喧囂,也不催促答案。 只是一個安靜角落,記錄那些, 旅行中遇見的光,生活中拾起的碎片, 還有,那些,讓人繼續相信的細小理由。
靜靜之途的其他內容
2025/08/16
有一天,我打完「XD」之後,手指停頓了一下。 我不是打錯,也不是覺得不適合,而是突然想到:「現在好像沒人這樣用了耶。」 我記得有人說過,現在的年輕人不打 XD,他們會直接說「超好笑」。 如果你還在打 XD,那是中年人的符號,是老派,是過氣的語言。
2025/08/16
有一天,我打完「XD」之後,手指停頓了一下。 我不是打錯,也不是覺得不適合,而是突然想到:「現在好像沒人這樣用了耶。」 我記得有人說過,現在的年輕人不打 XD,他們會直接說「超好笑」。 如果你還在打 XD,那是中年人的符號,是老派,是過氣的語言。
2025/08/09
最近一則新聞讓我深吸一口氣——然後氣到笑出來。 一位台灣女大學生被詐騙到柬埔寨,起因是對方宣稱她可以去「香港」當工程師,月薪三萬二,工作內容是「寫程式,很簡單」。她信了,家人也信了。結果人被拐到柬埔寨,家人湊了十幾萬準備贖人,還沒救回就再被詐騙。
2025/08/09
最近一則新聞讓我深吸一口氣——然後氣到笑出來。 一位台灣女大學生被詐騙到柬埔寨,起因是對方宣稱她可以去「香港」當工程師,月薪三萬二,工作內容是「寫程式,很簡單」。她信了,家人也信了。結果人被拐到柬埔寨,家人湊了十幾萬準備贖人,還沒救回就再被詐騙。
2025/08/02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戴上耳機,打開 podcast《早安新聞》,背景傳來主播的聲音平穩而清晰。正當我還在思考早餐該不該加蛋時,節目提到了以色列民眾因伊朗空襲而蜂擁至超市搶購物資的畫面。有人推著一整車的瓶裝水、罐頭、餅乾,結帳櫃台大排長龍。那一刻,我突然心裡一緊: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2025/08/02
那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樣戴上耳機,打開 podcast《早安新聞》,背景傳來主播的聲音平穩而清晰。正當我還在思考早餐該不該加蛋時,節目提到了以色列民眾因伊朗空襲而蜂擁至超市搶購物資的畫面。有人推著一整車的瓶裝水、罐頭、餅乾,結帳櫃台大排長龍。那一刻,我突然心裡一緊: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科技發達,AI智能也越來越發達。 蠢孩子,我每篇小說的圖片都是用AI製作的唷!!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老實說,原本的我一直認為,AI是離我很遠的東西,即使是去年的 ChatGPT 熱潮,我也只是跟著偶爾在工作中跟AI聊天激發靈感而已。不過,就在前一陣子看了《AI 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這本書後,我才逐漸加深使用AI的頻率,並且把「讓AI成為工作中的標配」當作讓自己能習慣的方向。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AI 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縮寫。它指一種模擬、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與系統。主要使機器能夠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應用於各領域,包括自動駕駛車輛、語音助手、推薦系統、金融分析、醫學診斷、工業自動化等。不僅可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還可解決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Thumbnail
AI 是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縮寫。它指一種模擬、模仿人類智能的技術與系統。主要使機器能夠執行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應用於各領域,包括自動駕駛車輛、語音助手、推薦系統、金融分析、醫學診斷、工業自動化等。不僅可提高效率和準確性,還可解決複雜的問題和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