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旅行到了澳洲的菲利浦島,去看著名的小企鵝歸巢。那天的天氣晴朗,夜幕低垂後,滿天星斗閃爍,空氣中帶著海的鹹味與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
坐在觀景台上,看著一隻隻企鵝搖搖擺擺回到岸邊,心裡忽然浮現一個念頭:
「他們什麼都不想,只是自然地回家,而我呢?我在趕去哪裡?」
那一刻,我想起了《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這本書,也想起了那三個問題:
- 你為什麼在這裡?
- 你害怕死亡嗎?
- 你是否感到自己的人生圓滿?
☕ 一本像宇宙遞來的咖啡:關於迷惘、存在與選擇
書中主角約翰也是在一次迷路的旅途中,意外闖進一間名為「世界盡頭的咖啡館」。那裡沒有華麗的裝潢,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靜謐。最特別的是,菜單上印著三個問題,像是宇宙遞來的一封信,要他重新思考:「我到底活著是為了什麼?」
就像我在星空下的那晚,我們都以為自己是因為選擇錯誤而迷路,但有時,是我們早已在心裡準備好,才讓自己遇見了這場「剛剛好」的迷失。
🌠 在星空與大自然面前,那些焦慮變得渺小
那晚的星星多得像是撒了一整桶銀粉,企鵝就像在自己的節奏裡過日子,——牠們只是「活著」。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太常把生命過得像任務清單?每天早上睜開眼,就是:今天要完成幾件事?今天有沒有「過得值得」?
但那天我突然明白,有時候「值得」不是你完成了什麼,而是你曾經完全地存在過。
我一直以為,要搞懂人生,就得找到答案。但也許,像《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說的,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你敢不敢開始問問題。
🔍 這本書教我的三件事
1. 🌿 存在不是為了完成,而是為了經驗
書中談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存在的目的(PFE:Purpose For Existing),這不是一個「成就目標」,而是一種你想用這一生感受與傳遞的東西。
企鵝不是為了變成更厲害的企鵝才游泳,它只是跟著自然在活。我們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允許自己偶爾只是單純地活著,而不是活得「有用」?
2. 🕊 死亡不是恐懼,而是提醒
當我們意識到人生有限,反而會活得更清醒。我坐在沙灘上,看著潮水推來又退去,忽然想到:這個世界根本不會因為我們今天煩惱什麼而停止轉動。
「大自然根本不在意我們的焦慮,祂只是持續美麗。」
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奇妙的釋放感。因為我們所有掛心的事情,其實都只是生命裡的過客。星星不會因為我們失戀就少一顆,企鵝也不會因為我們被上司罵了就晚點上岸。
3. 🛤 找路的關鍵,是先停下來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讓我明白,有時候迷路不是壞事。真正的危險,是在錯的路上一直走卻不自知。
像那天,我並沒有「完成」什麼重要的事——只是看星星、看海、看企鵝。但我卻覺得,那晚,我活得很真、很自由、很靠近我自己。
✨ 給也在路上的你
如果你最近也正處在一種「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忙碌」的狀態,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問問這三個問題:
- 我為什麼在這裡?
- 我正在過的生活,是我願意用生命交換的嗎?
- 如果我什麼都不做,我還能感覺到自己嗎?
你不需要立刻有答案,就像企鵝不會每晚都問自己為什麼要回家。但你願意開始問,人生就會一點一滴地改變。
📚 書籍資訊:
- 書名:世界盡頭的咖啡館(The Why Café)
- 作者:約翰・史崔勒基(John Strelecky)
- 譯者:李芳齡
- 出版社:方智出版
📌 結語|願你也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間咖啡館
我不知道你此刻的人生是在山腳、在平原還是在一條濃霧的路上,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來到一處靜謐的所在,喝到一杯專屬於你的咖啡,那杯咖啡會提醒你:
「你不需要成為什麼,只需要允許自己,好好活著。」
如果你有一刻被這些字打動,歡迎留言與我分享你的「人生咖啡館」,也許我們都曾在星空下迷路,但也正因為迷路,我們才有機會走進自己心裡最深的那個方向。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追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