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混跡在學校的逃家生活
我其實已經忘了這段時期家庭裡具體發生了哪些事……但應該也是充滿爭吵與上班後家人累垮的狀態吧。
學校
1.逃家後的瘋狂投注與證明
那時候我在學校社團中找到了可以努力的方向。我負責撰寫主題報告、團體記錄等任務,起初非常投入,也感受到老師對我的重視與鼓勵。每天放學後我們都在社團裡待到很晚,老師以身作則的教導我們,比如會在集會上解釋自己做某件決策的邏輯,這讓我覺得遇見了一位很值得學習的對象。
因此我更投入比賽,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在其中。但人的精力終究有限,後來我果斷選擇完全放棄課堂的學習與學校成績,專心投入社團活動。
2.自我膨脹
到了國二,我開始有了不錯的表現,甚至聽到學長姐們在討論我,說沒看過這麼認真的學生。那時我也真的相信,自己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以為未來會一路順利發展下去。但接下來問題卻接二連三地發生。
夢紀錄
使勁地飛
我夢見自己辛苦地飛過墳墓上空,卻還是找不到回家的路。這夢與我國小時期的夢非常相似,天空依舊是黑的。不同的是,這次我更用力飛了。夢開始時我位於非常低的位置,無法像以前那樣輕鬆揮幾下翅膀就飛起來。不過幸好最後還是成功飛向了天空,只是並沒有飛得太高。
幻象紀錄
雲霄飛車上的狂歡
一直以來我都是認同自己是追求進步的人。直到後來我才發現,那些衝刺、翻轉與急速下墜,不過是我在逃避——逃避那個曾經在小學教室、家裡,不懂得如何面對悲傷與憤怒的自己。
之前重大考試的失敗像烙印一樣,刻在我的心裡。我不明白該如何安慰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向別人說明自我的混亂並求助。 於是我在國中時毫不猶豫地投入各種比賽,告訴自己:如果能贏,如果能證明自己,過去的傷痛就會消失並迎來曙光。 但現實卻不是這樣,比賽過程中的失敗常常讓我一次次急速墜落,但我依舊不肯停下來,像上了癮一樣追逐一切想像的新奇、挑戰和快感。我的腦中出現一個畫面——我坐在雲霄飛車上,渴望衝上雲端時意識的片刻失聯,直到失重墜落的空洞感出現。
我以為這是自由,但其實是自我的牢籠。雲霄飛車的軌道早已固定,而我,只是反覆經過同樣的路。每一次的高峰與低谷,不過是同一段旅程的不同切面。 我用虛假的成長蓋過內心的聲音,用刺激麻痺未被安撫的悲傷。 可當歡呼與尖叫結束後,我依然回到最初的起點——那個孤單的自己,依然在等待一雙真正懂得抱住她的手臂。
向監獄中的人求助,與監獄外的自我崩潰與求生
在這段幻象中,監獄裡的那個人已不再是先前那個小孩,甚至連性別都不確定。他的形象讓我聯想到周文王,但當時我仍然把他當作之前在我幻象中出現約八歲的自己。
監獄門其實沒有鎖,只要轉動一下鐵條,門就能打開,但他卻從未出來,也沒說過一句話。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對他所有的指控,其實都是我投射給他的——是我內心的罪疚。
我試圖藉由表現出自己比較正確來取得優勢感,於是我轉向外在世界尋求證明(儘管他從未與我爭論對錯)。但真心講這事從未成功過。每當我在外過得不好時,就會回來氣急敗壞地對他吼:「快點!告訴我答案,告訴我該怎麼辦!」——但他始終沒有回應。
很多時候我去找他時,看到他總在寫些什麼——像古人一般拿著竹簡書寫。我當時對此沒什麼興趣,也看不懂他在寫什麼,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活的困難、向他發洩情緒。而他從未反駁我任何一句話,就好像什麼都沒聽到也沒被影響到,只專心地看著、寫著他的東西。
後記觀點
當我回顧國中這段歲月,我看到的是一個拼命想證明自己價值的孩子,試圖在失控的家庭與紛亂的自我中找到可以依附的秩序。我將所有的熱情投注在社團,將老師的肯定當作支撐自我的唯一證明;夢裡的自己奮力飛翔,彷彿只要不停努力就能回到所謂的「家」。但越努力,越清楚那份孤單並沒有因此消失。
幻象中的監獄,其實是我心中故步自封的角落。那個原本不想說話的小孩,其信念已經被投射認同於外在人格心中。而那個外在人格,又對著始終坐於陰影之處的「周文王」吶喊。他彷彿默默承受著我所有的情緒投射,亦或是,他從未真正被我的情緒所撼動。
過了很多年再次想起這件事,或許是在默默地提醒我:真正的出口,不在別人是否看見我,而在我是否願意看見自己。過去的壓抑與憤怒是我所認同的求生方式,但現在我想學會如何不再過度認同那個躲在監獄裡不說話的小孩所表現出的傷痛,不再相信自己沒有其他辦法的說法,我該收回自己的投射並好好負責,不再逼他回答我投射的黑暗,而是在前進的道路上好好面對不同面向的自己。
我知道,自己還在路上。但至少現在,我願意不再逃避、願意承認害怕,也願意試著飛向自己真正的內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