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世代的人都需要彼此,我們都有各自的長處與經驗,那是無可取代的人生經驗!
撰文 / 晨暮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打駡不得、自我太強大,又有人說現代的年輕人忍受不了挫折。不過,也很多人討厭老人家很固執、難溝通,你如何看待跟你不同世代的人呢?
每個世代都有可取之處,關鍵在於能否有彈性,看見對方的好。
有一次,我無意中動了一個小男孩的東西,他發現時立刻放聲大哭。我摸不著頭緒,不懂他為何突然大哭,輕聲安撫,溫柔的問他怎麼了?這才知道他不喜歡我擅自移動他的東西,年幼的孩子不懂表達,只能使勁的哭泣……
我連忙跟他說:「對不起啊!可以原諒我嗎?」結果,換來的是他哭得更大聲,似乎受盡委屈,我頓時不知所措,心底五味雜陳。好在,孩子的爸爸及時出現,聽孩子訴苦、耐心安撫,小孩總算慢慢平靜了,還跟我分享他的食物,嘴角揚起了燦爛笑容,甚至最後希望我多陪他一會兒呢!
這件事讓我看見,雖然讓我覺得措手不及、難以招架,但孩子表達了他的需要,安撫後,也很快忘掉那些不愉快。往後,我會更細膩地處理孩子的需要,更謹慎自己的一切動作。
時代變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每個世代,因著不同的時空背景,會有專屬的人格特質、處事方法。也許一切都和我們不同,甚至背道而馳,然而,一定有可取之處,也能在相互尊重中找到相處的平衡點。
髮漸白的我,常感覺科技進步的太快速,超過我的能力範圍。這時,我需要年輕人的協助,他們總能熟練的操作科技產品,在餐廳點餐時、電腦不懂時、手機卡卡時,都得依靠年輕人的幫助,他們的體貼使我覺得被愛、被關懷!
至於比我年長的老人家,常常挑戰我的耐心與愛心,因著身心的退化、動作遲緩,他們的一切反應都會慢了些。此外,有些長輩出現固著行為,或是不愛社交,甚至不喜歡陌生人來到家裡,這時,你是否願意設身處地的感受他們的需要呢?
不管如何,你我都該關懷並鼓勵家中的老人,用尊重取代冷漠,讓他們能獲得舒適的晚年生活
不同世代的人都需要彼此,因為我們都有各自的長處與經驗,那是無可取代的時代記憶!與其抱怨指責,不如降低對立,用尊重讓各自都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共融共好!
願你我都擁有各年齡層的朋友,不只豐富生活,擴張人生體驗,更能在愛人與被愛中,看見生命的無限可能!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