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女儿走过奖学金申请、等待、住宿烦恼的那几个月,每一天都像坐过山车。她在成长,我也在学着放手。
🎓升学这条路,真不容易
短短的两三个月,
女儿从一个国中生,转身成为即将入学的大学生。
这段时间,看似不长,心中的煎熬与艰难却是说不完的。😢
对于家境一般、成绩却优异的学生而言,无法进入国立大学预备班,是一份深重的遗憾。而对于身为母亲的我,看着孩子为了升学疲于奔命,心中五味杂陈。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政府政策、种族分配上的不平等,身为华裔逐渐对“政策”感到失望。希望,全寄托在奖学金上。
📥日复一日的申请
每一天,女儿坐在电脑前,填写一份又一份的申请表格、改写自我介绍、不断修改履历。只为那微小的一丝可能性。
在任何一个回音来到之前,她承受各种升学路径的压力与挫折。
有时,理想的奖学金还没申请,就因为截止太早而错过。
申请越多奖学金单位、默默承受越多单位通知“未被录取”的挫折。💔
多次看着她泪水满脸、忧心忡忡,甚至委屈时,我的心也一阵阵疼。
“看似有许多机会,实际上却又是那么渺茫。
🎤唯一一次面试的机会
感谢主,终于有一个奖学金单位通知她参与面试。于是,又是一连串的准备、模拟、练习。
面试过后,又是等待的拉锯战——等消息的同时,她也准备到学校报到就读初中六,只为了有“保险”。
她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被录取。
我笑她,“都已经收到了,还不放心啊?”
她却说:“妈,我只是不敢高兴得太早。”
我虽笑她,却知道她得来不易……❤️
🏠下一关:住宿问题
终于一切敲定,接下来是找住宿。
她想一个人住,我完全明白空间与隐私的重要。但现实,是预算。💸
“你真的可以一个人住吗?安全吗?”
“我可以,我想安静地生活。”
这过程,我们有讨论、有冲突、有拉扯。
陪她亲自去看学院、参观宿舍、走进社区,直到最后,她点头说:“我可以和别人共房吧。”
我松了一口气——她懂得让步了。😌
🧳入住宿舍的准备
然后是妈妈的“本能上线模式”:
担心她吃不饱、穿不暖,总是疯狂转发各种购买连结——蒸锅、床单、被单、吹风筒……
但她对这些好像没什么兴趣。
“旧的就可以啦。”
“真的不需要买新的。”
孩子啊,妈不明白,
住处你可以选择贵一点,床单却宁愿用旧的。
虽然像我们这般家境,在住宿上需要委屈你,
但妈妈愿意让你在个人用品上用好一点,
即使需要一些花费,妈妈也心甘情愿为你买单,
并不想看见你委屈自己……🫶
🌱最后的心情
七月,她就要展开新生活了。
这一段路,有太多情绪交错——
有失望、有争执、有眼泪、也有欢笑。
而人生就是这样吧——
每一次以为无路可走时,
就会有一条意想不到的小径,为我们劈开前方。🌈
愿这篇日记,写下一个母亲的心,
也祝福每一位正走在升学路上的孩子,
无论多少泪水、多少等待,终将等到属于你的那一扇门。🚪✨
✍️ by 左口米右|她在成长,我也在学着放手。
(本文由作者原创,经AI润饰。请尊重原创,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