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生活從改變「你如何看自己」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顯化班同學諮詢時的例子,這幾個例子可以讓其他同學簡單了解一件事,我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不管是開心或不開心的,都是因為我們心裡先有某種感覺、想法或自我「身份認同」,然後才會顯化創造相對應的事情發生。

簡單來說,同學都知道,如果你想要有個快樂的生活,你要先在心裡覺得自己很開心,並相信自己「值得」這種快樂,這樣你才會真的在物質實相上體驗到快樂的事情。

反過來,如果你總覺得自己不重要,或覺得自己總是在某些時刻會特別倒楣,那你就一定有辦法在那些時刻顯化一些不順利的事情到你生活裡。

以下這幾個例子,其實同學每一次她提出問題,我當下每次的回覆都是差不多的,因為在我的視角來看,這些不同的事件背後其實都來自「同一個信念或心態」的影響。但對同學來說,同學不一定能馬上會發現這些事件背後的共通點,這就是我要給顯化班同學有諮詢管道的原因,只要你不覺得我重覆說,或是會噹人讓你受不了,多聽幾次,你自己都能總結自己都在重覆什麼。同學的例子是這樣。

第一件事情,她在工作上明明完成了很多任務,但主管卻只看到其他人的努力,完全忽略她的付出,讓她覺得自己很不重要。

第二件事情是她在公司跟同事討論專案時,明明有一些好的建議,但因為怕被否定,所以不敢說出口,最後只好默默接受其他人的方案,心裡感到很失落。

第三件事情是她回到家後,原本很想好好放鬆一下,但家人卻一直要求她去處理家務,雖然內心非常不願意,但還是勉強自己去做,覺得自己無法好好休息,內心覺得委屈又難過。

同學這三件看起來不同的事,其實背後都是因為這個同學一直覺得自己不重要,她覺得自己不是生活裡的主角,總是被忽略,所以要多做點事,才能增加自己的價值,又想被重視、被尊重,又覺得自己不值得被重視、被尊重就是這樣的想法、信念、心態讓她顯化了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來驗證她心裡的感覺,

也就是說,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不重要,生活就會出現各種狀況,來證明你的這個想法是真的。可是如果你內心相信自己是重要的,是快樂的,你的生活就會開始顯化很多快樂和美好的事情。

所以同學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問題,也不要一直難過或生氣。你要做的是停下來,問問自己心裡是不是有什麼負面的想法。當你改變內在的想法和感覺,外在的生活也會跟著改變。

真的沒有外面的人想要弄你,是同學,不要自己發通告給別人,要別人來證明你想的是對的,你不想做的事,超過你工作責任範圍的事,你不想做,就開口說,你不要做,你不會因為說不要做不該你做的事而被責備的,你相信你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你也會自然做出有價值的事,沒有一個老闆不愛有價值的人。

這裡要來一個免責申明😂以免同學亂誤會,諮詢時我可以以同學狀況個別說,但這公開文章,十個人看,就有十種想法,我覺得還是多說一點比較好,如果你在職場上,你還是新人或你是一個常常需要別人幫忙的人厚,你就好好學習,當你不再需要別人幫忙後,你再好好拒絕,這沒有絕對的。自己也可以好好判斷要不要拒絕的。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

📌阿明顯化教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75會員
181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6/11
許多人學習顯化時,容易受限於單一管道或老師,本文說明如何跳脫這種限制,從依賴特定人士或事物轉為專注於內在感受,以更開放的心態接收宇宙的滋養,並提升顯化效率。
Thumbnail
2025/06/11
許多人學習顯化時,容易受限於單一管道或老師,本文說明如何跳脫這種限制,從依賴特定人士或事物轉為專注於內在感受,以更開放的心態接收宇宙的滋養,並提升顯化效率。
Thumbnail
2025/06/09
許多焦慮的人習慣鉅細靡遺地規劃,以追求安全感,但這只治標不治本。本文指出,焦慮的根源在於內在的焦慮與恐懼,唯有處理這些情緒,才能真正安心。建議暫停忙碌,放鬆身心,靜待所需資源出現,才能從容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5/06/09
許多焦慮的人習慣鉅細靡遺地規劃,以追求安全感,但這只治標不治本。本文指出,焦慮的根源在於內在的焦慮與恐懼,唯有處理這些情緒,才能真正安心。建議暫停忙碌,放鬆身心,靜待所需資源出現,才能從容解決問題。
Thumbnail
2025/06/07
當你完全相信自己創造世界,你會想「找麻煩」來測試自己,就像用新吸塵器清理髒亂;真正理解顯化後,生活問題變得容易應對,你會發現更多美好事物。但別在未完全相信顯化前自找麻煩,應像學習騎腳踏車一樣直接行動,而非過度思考。業務高手也是如此,行動派勝過思考派。
Thumbnail
2025/06/07
當你完全相信自己創造世界,你會想「找麻煩」來測試自己,就像用新吸塵器清理髒亂;真正理解顯化後,生活問題變得容易應對,你會發現更多美好事物。但別在未完全相信顯化前自找麻煩,應像學習騎腳踏車一樣直接行動,而非過度思考。業務高手也是如此,行動派勝過思考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愛自己是顯化夢想的先決條件。當我們愛自己時,好事就會發生。一切變得明亮、閃閃發光,更輕盈,卻更強大。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當我們懂得接受自己的性格特質 當我們懂得尊重和理解彼此差異 當我們相信自己的獨特並打破傳統標籤的限制 我們一定也會遇見一個更好版本的自己
Thumbnail
顯化班和同學諮詢的過程中,同學最愛問的是,他的顯化什麼時候可以出現??那教練我先說答案,答案是,顯化是可以一瞬間就發生的,取決於你活在終點,切換新身份的程度,為什麼有些同學,加入顯化班後,不到一週,生活就開始發生幸運的事,接而連三的好事不斷出現?一個月後,顯化就發生了,或是把事情就解決了。
Thumbnail
顯化班和同學諮詢的過程中,同學最愛問的是,他的顯化什麼時候可以出現??那教練我先說答案,答案是,顯化是可以一瞬間就發生的,取決於你活在終點,切換新身份的程度,為什麼有些同學,加入顯化班後,不到一週,生活就開始發生幸運的事,接而連三的好事不斷出現?一個月後,顯化就發生了,或是把事情就解決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顯化班的同學在新舊信念轉換中產生的不舒服感覺及如何處理。透過轉移注意力和情緒釋放,可以快速完成新舊信念的轉移,完成兩個信念系統的交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顯化班的同學在新舊信念轉換中產生的不舒服感覺及如何處理。透過轉移注意力和情緒釋放,可以快速完成新舊信念的轉移,完成兩個信念系統的交換。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